2025年4月16日深夜,浙江绍兴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当地知名纺织企业家毕光钧(57岁)从写字楼28层坠楼身亡,留下过亿资产与患有自闭症的儿子。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对企业家心理健康议题的持续关注。
毕光钧的创业历程堪称励志典范。他从三十年前面料摊位起步,凭借对品质的执着与市场的敏锐洞察,逐步将企业发展为行业龙头,与国内外多个一线服装品牌建立长期合作。熟悉他的人透露,其生活作风极为低调,甚少穿戴名牌,却在行业内以“面料匠人”著称。即便在近年经济环境承压阶段,企业仍保持稳定招聘规模,展现出对社会责任的坚守。作为父亲,他为自闭症儿子创立专项基金会,通过组织艺术展览等公益活动筹集善款,致力于改善特殊群体的成长环境。
据知情人士透露,2024年初毕光钧遭遇重大商业挫折,涉及金额约4亿元的合同诈骗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此后其精神状态出现明显异常,朋友圈更新频率降低,最后一条动态留下隐喻性文字:“面料像人生,一针走错,满盘皆输。”业内人士分析,这或反映其面对商业危机时的自我苛责与绝望情绪。值得关注的是,坠楼前其未留下任何遗书,独自走向天台的举动令亲友猝不及防。
现场画面中,其子在楼下反复询问“爸爸去哪了”的场景,让公众在叹息商业版图崩塌之余,更聚焦于企业家群体的心理困境。资料显示,毕光钧生前常以“没事”“能扛”回应外界关切,这种典型的“强者叙事”背后,恰是社会对高压力人群心理支持体系的薄弱。心理学专家指出,企业家群体因长期面临决策压力、社会期待与风险挑战,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但主动寻求专业帮助的比例不足15%。
事件后续调查显示,企业目前面临债务纠纷待处理,而逝者家属已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合同诈骗责任。但比商业问题更值得深思的,是如何打破“成功人士无需帮助”的认知误区。正如公益组织“心灵守护者”创始人李薇所言:“财富积累与心理韧性并非正相关,每个人都需要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当‘能扛’成为习惯,往往意味着情绪已进入危险地带。”
毕光钧的离世为社会敲响警钟:在追逐事业成就的同时,更应关注精神健康的“隐性负债”。相关部门与企业可探索建立高管心理辅导机制,公众亦需摒弃“诉苦即软弱”的刻板印象——毕竟,只有活着,才能编织人生的新图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