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墨:韩企加码投资美国 乌摧毁俄17%炼油产能

程墨:韩企加码投资美国 乌摧毁俄17%炼油产能

原创 程墨 远见侃谈 2025年08月27日 13:49


晨雾 / 转帖


一、重大国际新闻解读


1、【韩国舆论高度评价白宫韩美峰会,韩国企业加码投资美国1500亿美元】美国当地时间8月25日,韩国总统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首场峰会,韩媒评论峰会圆满成功。


同一天,韩国产业通商资讯部25日也在华府举行韩美商业圆桌会议,这场会议由韩国产业部长官金正官及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共同主持,韩国一共有16位商界领袖出席,包括三星集团会长李在镕、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等人,美国则有英伟达执行长黄仁勋等21名企业领袖与会。韩国总统李在明也出席。


韩国“全国经济人协会”会长柳津宣布,韩国企业加码投资美国1500亿美元。7月底美韩达成的贸易协议中,韩国已宣布投资美国3500亿美元。韩美企业一共签署11份合作备忘录,在造船、核能、航空、液化天然气、关键矿产等5大关键产业扩大合作。当中包含采购上百架波音飞机。


显然,李在明的执政能力,比尹锡悦强了不是一点点。尹锡悦整天就想着如何为夫人脱罪,想通过戒严将各政党领袖包括本党党首、判李在明无罪的法官、批评政府的记者等,凡是跟他作对的势力全干掉,结果把自己和老婆还有一众亲信部下统统送进了看守所。


李在明上台后,则从不攻击在野党,相反,不时找几个主要反对党领袖喝茶、吃饭,虚心听取他们的施政意见。对司法个案从来不发表意见,只表示尊重司法。这才是总统应有的胸怀与高度。


最厉害的是,李在明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把所在政党由一个传统左翼政党,在短短半年时间内,通过一系列施政纲领,迅速变成了一个温和、务实的右翼保守党,迅速扩大了执政的民意基础,消除了韩国内部几十年的政治恶斗。这对韩国的政党生态和民主体制走向成熟影响深远。目前各项民调显示,李在明的民意支持率超过5成,自上任以来波动不大,最近还略有上升。这在政党林立,政治恶斗不断的走邪路国家极为难得。


(韩美商业圆桌会议现场)


2、【德加合作开发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减少对特定国家依赖】德国总理默茨8月26日在柏林与来访的加拿大总理卡尼会晤后,两国签署旨在加强关键原材料领域合作的协议,以减少对特定国家的严重依赖。


默茨在共同出席的新闻发布会时说,“这是朝着加强两国经济、增强其安全性迈出的积极一步。”


卡尼称,全球贸易波动、乌克兰战争、冠病疫情等一系列因素,都暴露了关键矿产供应链的脆弱性。他说:“加拿大可以在加速德国和欧洲经济多元化方面发挥作用。”


德国希望加拿大能成为稀土,以及锂、石墨、钴和镍等其他材料的替代来源。这些稀有金属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电池、风力涡轮机和电脑硬盘的生产。加拿大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稀有金属开采和提炼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西方最近十年几乎放弃了这些小金属的提炼。


解决环保问题,其实就是增加环保设备和“三废”处理的工程投资,相应地增加了生产成本。在最近这些小金属价格暴涨之后,即使按西方环保要求开采和提炼,也变得有利可图。此外,出于供应链安全,欧盟愿意接受更高的价格,以实现供应来源的多元化——因为这些小金属特别是稀土的用量很小,市场对价格不那么敏感而更关注供应链安全。除了德加,美日澳和东南亚国家也在加强相关合作。


德国经济部长凯瑟琳娜·赖歇对该协议表示赞赏,并指出“可靠的供应链对两国企业都至关重要”。


包括铜生产商奥鲁比斯在内的三家德国公司也宣布与加拿大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这些公司从事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


(德加签署开发稀有金属合作协议)


3、【特朗普又信口开河:药价必须下调1400%至1500%!】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25日表示,其政府将大幅下调药品价格,幅度高达1400%至1500%,重申对医药价格的强硬立场,同时计划对进口药品加征更高关税。


凡是正常脑子的人,哪怕是文盲,也知道降价的最大限度是100%,就是一分钱不要,全白送给你。降价1400%至1500%,意味着消费者买一件商品,可以按商品售价获得13到14倍的奖励。我保证10分钟之内, 美国所有企业、商店全关门!


这绝不是特朗普一时口误,而是他天天这样信口开河,包括重复拜登送了乌克兰人3500亿美元的谎言。这样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人担任美国总统,真是美国的耻辱。


4、【美国关税冲击显现,瑞士企业纷纷计划裁员或转移生产】瑞士制造业下滑态势加剧,企业正考虑裁员并转移生产地点,以应对美国关税的冲击,这给政府争取更为有利的贸易条件带来了更大压力。


瑞士机械、电气工程行业协会Swissmem周二表示,由于唐纳德·特朗普对瑞士征收关税,超过30%的企业计划将业务转移至欧盟。许多企业还考虑实施短时工作制或裁员。


瑞士政府似乎也应当加强对媒体和协会这类机构的管控,不能长美国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企业这点小困难,瞎嚷嚷干什么,差评!


二、俄乌战争最新动态与评论


1、【乌克兰袭击使俄罗斯至少17%的炼油厂产能瘫痪】8月份以来乌军对俄罗斯炼油厂和出口基础设施的大规模空袭,扰乱了俄罗斯的炼油和出口业务,引发了一些地区的汽油短缺,有力地回击了俄军对乌克兰天然气和能源设施的袭击。乌军拥有的强大远程打击能力,终于让许多普通俄罗斯人尝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


据路透社报道,8月初乌军恢复袭击俄炼油厂和储油设施以来,乌克兰对俄罗斯10座大型炼油厂袭击,已经破坏了俄罗斯至少17%的炼油产能,即每天110万桶。袭击发生在游客和农民对汽油的季节性需求高峰期,这加剧了俄罗斯的汽油供应缺口。在本轮袭击发生之前,俄罗斯就在7月份收紧了汽油出口禁令,以应对飙升的国内需求。


在被占领的乌克兰领土、俄罗斯南部和远东的一些地区出现汽油短缺,随着普通A-95号汽车变得稀缺,迫使驾车者改用更昂贵的燃油。


过去一个月,乌克兰袭击了伏尔加格勒的卢克石油炼油厂、梁赞的俄罗斯石油炼油厂以及罗斯托夫、萨马拉、萨拉托夫和克拉斯诺达尔地区的其他几家炼油厂。8月25日,在遭到乌无人机袭击后,俄罗斯新沙赫金斯克炼油厂的火灾仍在燃烧。乌无人机还袭击了德鲁日巴管道、乌斯季卢加的诺瓦泰克出口码头,以及波罗的海港口的一个燃料加工综合体。


俄罗斯严重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提供了其预算收入的约四分之一,为2025年国防开支增加25%提供了资金。西方制裁迫使莫斯科以折扣价出售石油,并停止在欧洲大部分地区销售天然气。乌克兰战争已经成为一场全面消耗战。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经济已经应对了制裁,但增长放缓。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三年多的战争中,乌军打击俄罗斯纵深目标的手段有限,但现在乌方已经成功试射弹头重达1吨多、最大射程达3000公里的“火烈鸟”巡航导弹,而且每枚造价仅30多万美元,很快每月产量将达到50枚,明年下半年还可能产量翻倍。再加上最大射程1000公里、月产量达100枚的长程版对地攻击海王星导弹,乌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迎来突飞猛进的增长。


不像乌克兰得到几乎整个西方阵营的支持,绝大多数是无偿援助,俄罗斯受到西方阵营严厉制裁,而几乎没有任何国家对俄罗斯提供无偿援助,如果乌方将3000公里范围内的俄罗斯炼油厂悉数摧毁,意味着俄罗斯将失去70%的炼油能力,届时俄罗斯整个社会会陷入极大恐慌。


(俄储油设施遭袭起火)


2、【比利时、荷兰、卢森堡重申对乌坚定支持】8月26日,乌克兰、卢森堡、比利时外交部长和荷兰外交部欧洲合作总干事,在乌克兰南部港口城市敖德萨,召开乌克兰-比荷卢经济联盟会议,会后发表一份联合声明,重申坚定不移地支持乌克兰,并承诺深化在安全、重建和人道主义问题领域的合作。


各方重申坚定支持乌克兰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强烈谴责俄罗斯的侵略战争。声明称:“我们强调,必须立即结束俄罗斯的侵略战争,恢复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确保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与稳定。”


比荷卢三国承诺,只要需要,就会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军事、财政和政治援助,并支持其长期恢复和重建。他们表示愿意协助成立一个特别法庭,以起诉俄罗斯的侵略罪,并支持国际机制,包括“带回儿童”倡议,以送回被俄罗斯非法带走的乌克兰儿童。


声明特别关注穿过黑海的“粮食路线”的安全,这对全球粮食安全和乌克兰经济至关重要。


声明同时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比荷卢经济联盟国家重申致力于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比荷卢经济联盟国家还重申,乌克兰的未来在于北约。”


各方还同意深化在安全与防务、人道主义排雷、能源韧性、网络安全、贸易、数字化转型和重建等领域的合作。


声明最后强调,“我们重申我们的集体决心,只要需要,我们就会与乌克兰站在一起。”


比荷卢经济联盟是一个区域合作组织,三国之间已实现商品、人员自由流动,三国雇员和商人在比、荷、卢任何一国均享受同等权利。这三个国家中,荷兰和比利时属于援乌第一梯队国家,尤其是荷兰不遗余力地向乌克兰提供了大量军援,包括F-16和“爱国者”防空系统,比利时也提供了F-16战机。


(比荷卢三国重申对乌坚定支持)


3、【欧洲军工巨头莱茵金属将在保加利亚生产炮弹和火药】欧洲军工巨头莱茵金属公司8月26日表示,该公司计划在保加利亚建立两家合资企业,共同投资超过10亿欧元(11.7亿美元),生产火药和155毫米炮弹。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努力提升防务能力,莱茵金属是最大受益者之一。莱茵金属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很高兴保加利亚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将成为该国可靠、高效的合作伙伴。”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乌军获得的大口径炮弹数量远超过实际消耗量,库存量大幅增加;现在各国开始补充其大口径炮弹库存,而乌克兰侧重于大量生产无人机携带的榴弹和迫击炮弹。


4、【波兰总统的提案不会影响星链付费和服务】波兰总统纳夫罗茨基的的发言人兹比格涅夫·博古茨基,8月26日否认了有关总统否决援助乌克兰人法律修正案,将导致乌军使用的星链服务中断的说法。


博古茨基称,总统纳夫罗茨基的否决权不会影响乌克兰的星链付费和服务,“因为它的费用是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筹集的,波兰总统提交给众议院的法案保持了这一现状。”


两天前,波兰负责数字化的副总理克日什托夫·高科夫斯基,批评了总统纳夫罗茨基拒绝援助乌克兰人的法案,声称这将导致波兰向乌克兰提供的星链服务关闭。


我之前说过,即使波兰停止支付星链服务费用,欧盟和其他乌克兰伙伴国也继续支付这笔费用,绝不会让乌军手中的星链因费用问题而停用。


5、【克里米亚至少两处铁路设施被袭】8月26日上午,爆炸震撼了暂时被占领的克里米亚占科伊,铁路基础设施受到打击。


与此同时,克拉斯诺瓦尔迪斯克村乌罗扎伊纳站的铁路当天被袭击。初步报告表明,一个变电站被击中。


8月26日,乌军特种作战部队(SOF)还袭击了俄军在克里米亚半岛的一个军事后勤设施。由于这次特别作战行动,这个支持俄军运作和作战补给的后勤基地被临时关闭。


更早前的8月21日,乌特种作战部队在克里米亚占科伊附近,袭击了一列运载燃料的俄军火车。最近一系列的袭击,证明乌军增加了对克里米亚半岛的袭击强度。


(克里米亚铁路设施被袭)


6、【乌澄清俄军攻入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虚假信息】乌总参谋部发言人安德烈·科瓦利奥夫少校,8月26日对乌国家通讯社澄清,近日媒体上流传俄军占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扎波罗济克村和新赫奥尔希夫卡村的报道是不真实的。


他说,“有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军队已经占领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扎波罗济克和新黑奥里夫卡村。这些信息是不准确的——这些定居点没有俄罗斯占领者。”


据他介绍,今天早些时候,俄军试图利用破坏和侦察小组,渗透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顿涅茨克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边界沿线目前正在进行战斗。他保证,乌军正在积极侦测和消灭顿涅茨克-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边境沿线的敌军和“挂旗网红”。


他强调,“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的扎波罗季克和新黑奥里夫卡村仍处于乌克兰武装部队的控制之下。”


负责这个方向作战的乌军第聂伯罗作战群表示,乌克兰国防军已阻止俄罗斯军队在顿涅茨克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边界的推进,并继续控制扎波罗季克,尽管敌人不断试图夺取该村庄。新黑奥里夫卡附近的激烈战斗也在继续,乌克兰军队在那里给敌人造成重大损失,据报道每天消灭数十名入侵者。


7、【俄乌最新战况简介】过去一天中,截至当天22:00,俄乌两军共进行了130次交战,按地图顺时针方向,其中库尔斯克-苏梅边境6次,哈尔科夫北部边境4次,库皮扬斯克5次,莱曼27次克拉马托尔斯克4次,托列茨克8次,波克罗夫斯克30次,新帕夫利夫卡10次,其他方向不一一列举。俄军发射了2枚导弹、57枚滑翔炸弹,1708架无人机,进行了2947次炮击。俄军当天伤亡920人。


当天,双方各处接触线并无明显变化。在库皮扬斯克前线方向作战的乌国家边防局凤凰城无人机系统部队,当天使用无人机摧毁了三个俄军前沿指挥所、一个俄罗斯电子战系统和其他电子设备,同时消灭了的约10名敌军。


(乌总参公布的俄军最新战损)


让我们持续恒切祷告:愿上帝赐下和平,止息战争;让恶人得报应,善良者受庇护


三、回复读者询问与辟谣


1、乌克兰首次证实俄罗斯已进入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这是真的吗?


答:我确实看到了国内权威媒体的报道。但是,我没有看到乌克兰总统府、外交部、国防部和乌克兰国家通讯社官网的报道——这是我经常采用的信息来源。我在正文中做了这样的辟谣。事实上,今年6月份就有这样的谣言,我也及时做了澄清。


综合各方面信息,个别俄军“挂旗网红”渗透进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边界附近是有可能的,但我没有看到俄军占领了该州任何边界村镇的确切消息。我觉得这样的宣传其实毫无意义,即使俄军占领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边界附近某个村镇,也并不意味着俄军占领了顿巴斯、扎波罗热全境。一些媒体纯粹是为了宣传俄军战无不胜,在前线快速推进,才热衷于炒作这样毫无价值而且极可能是虚假的信息。


2、媒体报道,特朗普近期至少四次致电莫迪均被拒,这是真的吗?


答:确实有这样的权威媒体报道,但我暂时没看到特朗普和莫迪的回应,这个是不是真的,要以他们俩的说法为准,旁人不敢妄加猜测。


3、由于特朗普政府取消了对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新规将于8月29日生效,目前已有25个成员国的邮政部门暂停了对美国的商品寄送。这对美国民众生活影响大吗?


答:邮政不寄这些包裹了,其他快递公司还是可以寄,只是往美国寄包裹的费用贵不少;普通邮件不受影响。至于美国人,从1949年以来他们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经历了各种苦难,大概也不在乎这点不方便。


信息来源:2025-08-27 微信公号 远见侃谈

ID:cmyjts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注明来源。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8

标签:财经   美国   产能   乌克兰   俄罗斯   俄军   彼得   韩国   袭击   炼油厂   克里米亚   波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