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不到,已有3个亿万富豪传来死讯,有人曾让李嘉诚损失165亿

«——【·前言·】——»

4月新闻一波又一波,从小米汽车上市到美国加税风波,每一条都牵动人心。

但在这些热点之外,还有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悄然发生 - 短短30天内,我国已有三位顶级富豪相继离世。

这三位可都不是普通的富豪,其中一位是让李嘉诚损失165亿的香港“四大家族”掌门人,一位是被残忍绑架的“钢铁大王”,还有一位是从乞丐逆袭成亿万富翁的“土豆大王”。

他们的人生故事,每一个都堪称传奇。

«——【·梁希森:土豆大王的陨落·】——»

2025年4月1日,71岁的梁希森因肺癌抢救无效离世。

作为中国的“土豆大王”,来参加他葬礼上的人可谓是人山人海,而他的人生经历也堪称的励志传奇。

梁希森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贫困农村,童年时期,家里穷得连温饱都成问题,他不得不靠乞讨度日。

13 岁时,梁希森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机,他开始做学徒打铁。

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他又只身去了外地闯荡,先后开办了小型面粉厂、调料加工厂、编织厂,每一次的创业经历都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1984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梁希森发现许多来自河北的小姑娘驮着大簸箕到乐陵卖馒头,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

于是,他果断行动,到济南花 500 多元进了一套当时最好的馒头加工设备,办起了当地第一家馒头作坊。

1996年,梁希森又进军房地产产业,财富迅速积累,他甚至一度以 20 亿元的身价跻身胡润富豪排行榜百强,成为了地产界的传奇人物。

2001年的时候,他偶然发现,中国的土豆种植技术很落后,产量低下,他觉得种植土豆肯定会有大商机。

于是他便开始潜心研究土豆种植技术,从最基础的育种开始,一点一点摸索前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努力,梁希森在土豆种植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培育出的新品种土豆不仅产量高,而且抗病性强,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这些成就为他赢得了“土豆大王”的美誉。

随着事业的成功,梁希森的财富也在不断积累,但让人钦佩的是,他并没有被金钱冲昏头脑。

相反,他始终牢记自己的根在农村,心系农民,他投资4200万元,帮助家乡村民建起了漂亮的别墅,改善了居住条件。

更令人震撼的是,他投入40亿元在家乡建设马铃薯研究中心,致力于解决中国土豆种植技术落后的问题。

2023年,梁希森研发的马铃薯种子还搭乘神舟十六号飞船进入到了太空,开展了太空育种实验。

这一突破性成果,让这位曾经的乞讨少年站在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最前沿。

然而遗憾的是,就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71岁的梁希森被肺癌夺去了生命。

在他去世那天,方圆六十多里的村民自发前来送别,场面令人动容。

人们不仅是在送别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更是在告别一位改变了无数农民命运的恩人。

如今,虽然土豆大王已经离世,但他开创的事业仍在继续发展。

他培育的土豆品种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他建立的研究中心仍在为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这或许就是梁希森最好的精神传承-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广袤的田野上生生不息。

«——【·李兆基:香港地产大亨的谢幕·】——»

2025年3月17日黄昏,香港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创办人李兆基在家人陪伴下安详离世,享年97岁。

作为香港地产界的传奇人物,李兆基的逝世在商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这一消息。

李兆基被誉为“地产大亨”和“香港巴菲特”,其商业头脑令人称奇。

据说他6岁时就能帮父亲的金铺识别真假金饰,10岁就开始学习炒黄金,20岁时,他已经靠炒黄金和外汇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之后他又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头脑进军房地产,开创了多项先河。

他首创的“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模式,让许多普通香港市民得以实现置业梦想。

这种创新不仅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也为他赢得了“地产大亨”的美誉。

除了房地产,李兆基在其他领域的投资也屡屡得手。

他被称为“香港巴菲特”,就是因为他在股市上的投资眼光独到。

据说他曾经在一次股市大跌中逆势买入,最后获利数十亿港元,这种逆向思维和冷静判断,正是他成为“亚洲股神”的关键。

李兆基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商业上,在慈善事业方面他也贡献良多。

他曾多次向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捐款,金额高达数十亿港元,这种慷慨的举动,让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赞誉。

在李兆基的传奇生涯中,与李嘉诚的“世纪之争”最为人津津乐道。

当时李嘉诚看中了美丽华酒店黄金地段的地皮,打算买下来拆掉重建。

但酒店创始人的儿子杨秉正不愿意父亲的心血就这样被毁掉。

关键时刻,李兆基挺身而出,以每股17港元的价格收购了杨家的股份,这一手直接让李嘉诚损失了165亿港元,堪称商界“最贵打脸”。

然而,成功的背后往往也伴随着争议,李兆基去世后给家族留下了一个大难题-高达97亿的遗产税。

有人说这是香港历史上最高的遗产税,也有人质疑这会不会影响到恒基集团的正常运营。

不过,相比起遗产税的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李兆基的两个儿子能否延续父亲的商业传奇,毕竟两个儿子现在都不成熟,难堪大任。

«——【·郭从愿:亿万富豪惨遭绑架·】——»

2025年3月29日,一则震惊菲律宾华人圈的消息传来,在布拉干省,备受尊敬的“钢铁大王”郭从愿与其司机在参加完一场餐会后失踪了。

这位在菲律宾钢铁行业叱咤风云的华商,就这样突然从众人的视线中消失。

绑匪很快与家属取得联系,虽然家属支付了高达2680万元人民币的赎金,但绑匪仍然没有信守承诺。

4月9日,68岁的郭从愿和他的司机的遗体在菲律宾的一处草丛中被发现。

经法医鉴定显示,郭从愿生前遭受了严重虐待,最终被勒死,没想到菲律宾“钢铁大王”郭从愿的结局竟然会这么悲惨。

回顾郭从愿的创业历程,堪称是一部现实版的励志故事,他并不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少爷,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华人小伙,凭着一腔热血来到菲律宾闯荡。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郭从愿可没少吃苦头,钱不够用、竞争对手凶猛、客户资源少得可怜,简直是困难重重。

但是郭从愿凭着一股子韧劲儿和诚信经营的理念,慢慢地打开了市场。

后来郭从愿成了大老板,也没有高高在上,每天他都亲自去跑业务,一家一家地上门拜访客户,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同时,他对产品质量可是抓得死死的,每个生产环节都亲自把关,保证每一批产品都是高品质的,就这样,他的公司渐渐有了好口碑。

随着公司越做越大,郭从愿依旧没有选择躺平享受,他明白创新和突破才是公司的亮点,所以不管多少钱,他都坚决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不仅如此,他还把触角伸向了房地产、矿产、餐饮等行业,搞起了多元化经营。

就这样,在郭从愿的带领下,他的钢铁贸易公司逐渐成长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他成了菲律宾华人钢铁业的头号人物,大家都尊称他为“钢铁大王”。

他的公司年营收超过50亿美元,占据了菲律宾建筑钢材市场35%的份额,成为东南亚最大的民营钢铁贸易商。

成功后的郭从愿并未忘记回报社会,他慷慨解囊,向家乡福建泉州捐款超过2000万元,用于教育、医疗等公益事业。

在菲律宾华人圈里,提起郭从愿,人们也总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既是成功的企业家,更是有情有义的慈善家。

然而,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没想到郭从愿竟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了我们。

«——【·结语·】——»

这三位商界巨头的离世,某种程度上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财富固然重要,但生命与梦想更加珍贵,在追求成功的路上,既要有勇气和智慧,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平衡好事业与生活。

«——【·信息来源·】——»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极目新闻】【九派新闻】【澎湃新闻】【人民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菲律宾   遗产税   死讯   香港   港元   大亨   商界   大王   土豆   钢铁   损失   亿万富豪   商业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