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一战豪赌2.3亿两白银,日本拿中国人的命,换了一张入场券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避寒

编辑|避寒

很多人以为日本侵华是军国主义作祟,其实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缺黄金,进不了列强俱乐部。

甲午战争赔款2.3亿两白银,折合3.8亿日元,相当于日本4.5年的财政收入。这笔钱85%直接砸进军备,剩下的用来建立金本位制度。

说白了,日本用中国人的命,买了一张"文明国家"的入场券。

明治维新的死结——没黄金,就没资格谈现代化

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新政府喊出"富国强兵"的口号,听起来很励志。

实际情况是什么?

日本要学西方,就得买设备、请专家、建工厂,这些都要用黄金支付。 从1868年到1893年,日本从各国买进黄金总额1230万元,其中835万元来自朝鲜,占68%。

你发现问题了吗? 日本自己根本产不出足够的黄金。

当时国际上玩的是金本位制度。 简单说,你的货币要跟黄金挂钩,别人才认你是正经国家。 英国1816年就开始搞金本位,到19世纪末,欧洲列强都加入了这个"黄金俱乐部"。

日本呢? 东洋银多金少,银子倒是不少,银币质量也好,可是银本位在国际上不值钱。

1888年,松方正义当上大藏相,他要搞纸币整理,建立金本位,前提是得有2亿日元的黄金储备

这个数字有多恐怖? 当时日本一年的财政收入才8000多万日元,2亿日元黄金,相当于两年半的国家收入。

松方派人去朝鲜搞黄金,1876年《日韩修好条规》规定,日本纸币可以在朝鲜自由兑换黄金。 听起来不错,实际上朝鲜那点黄金,根本不够填日本的窟窿

到1890年,日本军费占国家预算的30%,1892年,这个数字涨到41%。 钱全砸在军队上,黄金储备的事根本没法推进

死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要现代化,就要金本位;要金本位,就要黄金储备;要黄金储备,就要从外面抢,怎么抢? 打仗。

2.3亿两的精密算计——这是一场财务策划出来的战争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找到了借口。

你以为日本是冲动?


甲午战争开打前,日本做了什么? 1890年,军费占预算30%,1892年,涨到41%。 日本女人卖身给军队筹钱,这不是小说情节,是真实记录。

北洋舰队号称"亚洲第一",日本怕不怕? 日本早就摸清了底细。清朝舰队虽大,军费被层层克扣,炮弹不够、训练不足、打起来,胜算很大。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条约写明:赔款2亿两白银,外加3000万两赎辽费。 总计2.3亿两

这只是表面数字。

日本代表林董提出一个要求,清朝的库平银成色不统一,要按"库平实足"计算。

什么意思? 康熙时期规定,1两白银含纯银935.374,林董要求按988.89的成色计算。 这一条,清政府多付了1325万两

还没完,日本要求用英镑在伦敦支付。当时金价上涨,造成汇差损失,清政府又多赔了1494万两

算总账: 2.3亿两白银,加上各种附加条款,清政府实际支付约2.587亿两,折合3.8亿日元

这笔钱,日本怎么用的?

85%砸进军备,陆军扩充费5700万日元,从6个师团增加到12个。 海军扩充费1.39亿日元,加上军舰补充基金3000万日元。海军总吨位从5万吨暴涨到25万吨

教育呢? 流传很广的说法是,日本把赔款都用在教育上。 真相是1000万日元,占总额的2.8%, 还不到明治天皇个人从赔款中分得的一半。

从1896年到1905年,日本针对俄国的三期军备扩充计划,62.6%的资金来自甲午赔款

你看明白了吗? 甲午战争不是一时冲动,是日本算好了账,必须打的一场战争。

用白银买来的"文明身份证"

拿到赔款后,日本干了一件大事。

1896年9月,松方正义再次当选首相,他提交了一份《货币法》草案。 1897年3月,法案通过, 规定1日元等于纯金750毫克

金本位,终于建成了。

为什么这么重要?

19世纪末的国际秩序,是由金本位国家主导的,你不加入金本位,就进不了列强的圈子。 谈判桌上,人家不把你当回事;发行债券,没人买你的账;进口军舰设备,汇率亏得你肉疼。

金本位的本质是什么? 是英国主导的全球货币纪律。 加入这个体系,意味着你接受了西方的游戏规则,你成了"文明国家"。

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Payson Jackson Treat在1939年总结过。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有四个原因,其中最核心的一条,是日本需要大量黄金储备来建立金本位制

看看时间线: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日本拿到赔款。1896年,松方正义组建第二届内阁。 1897年,《货币法》颁布实施。

不到两年时间,日本完成了从银本位到金本位的转变

这张"入场券"有多值钱?

加入金本位后,日本可以在伦敦发行债券,欧美投资者愿意购买。 日本可以用稳定的汇率,从英国进口战列舰。 在外交谈判中,日本终于能跟列强平起平坐。

1902年,日英同盟签订,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 一个银本位的亚洲小国,凭什么跟大英帝国结盟?

金本位给了日本这个资格。

代价是什么? 是中国人的鲜血和白银

从甲午到九一八——赌局永远不会停

拿到甲午赔款,日本就满足了吗?

10年,赔款就花光了

为什么这么快?

金本位体系下,日本对欧美的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进口军舰、机械、设备,都要用黄金支付。 1890年后日本对外贸易大幅增加,进口增速比出口快得多,甲午赔款带来的外汇存款,很快耗尽。

日本又缺钱了。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这场战争62.6%的军费,来自甲午赔款建立的军事基础

1905年,日本在对马海战中击败俄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这次日本没能拿到巨额赔款。

钱又不够了。

1890年,山县有朋在国会演说中提出国家有"主权线"和"利益线"。 主权线是疆土,利益线是"与主权安危紧密相关的区域",日本把利益线划到了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

什么叫利益线? 说白了就是资源掠夺线

中国东北有什么? 煤炭、铁矿、大豆、木材,这些都是工业化需要的原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你发现规律了吗? 每次战争赔款花光,日本就发动下一场战争

这不是军国主义疯狂,这是一个用战争维持的金融庞氏骗局

2025年,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讲话,他说:"今年是战败80周年,我刻意使用'战败'一词,因为用'终战'会错看事情的本质。"

石破茂还说:"日本必须审视为什么发动战争,为什么没能避免战争。"

他没说的是,日本这套"赌国运"的思维,到今天还在延续

2025年7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日本所有产品征收25%关税。 石破茂回应:"这是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不能被对方看扁。"

你听听这话,还是"赌国运"那一套。

历史在重复。

石破茂支持率跌到20.8%,他面临的困境,跟120年前的日本何其相似: 财政压力巨大,对外谈判受制于人。

不同的是,今天的日本已经没有能力再"赌"一次了

甲午战争到九一八,到太平洋战争。 日本赌了三次,赢了两次,最后一次输光了本金,还搭上两颗原子弹

翻开那本明治维新的账本,2.3亿两白银换来的金本位制度。 本质上是用别国的资源,维持自己的体系

这种体系,注定走不远。

当年的日本是这样,现在还想这么干的国家,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参考资料

《甲午赔款与日本的帝国之路》,澎湃新闻·澎湃研究所,2018年

《大陆政策(大日本帝国)》,维基百科,2024年更新

《石破茂战后80周年讲话》,网易新闻,2025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0

标签:历史   甲午   入场券   日本   中国人   金本位   黄金   甲午战争   日元   朝鲜   明治维新   银本位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