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机器人半马拉松就要开跑啦,一场未曾有过的科技盛宴即将在北京亦庄火爆上演,这不是科幻电影情节,也不是某品牌的广告炒作,而是现实中即将上演的——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
比赛地点在北京亦庄,时间是本周日(4月13日),参赛对象不是专业选手、不是退役运动员,而是一群能跑、会摔、还得定期“充能”的人形机器人。
这事儿挺炸裂,毕竟,我们人类跑马拉松都要拼老命了,让机器人来跑,他们行不行?
机器人跑马拉松,不只是为了图个热闹
那些平日里只能在实验室里看到的机器人,如今要踏上赛道,和我们一起感受奔跑的快乐。
这次的比赛,全长21公里,参赛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3支开发团队,场面可以说是热闹非凡。这23支来自全中国的开发团队,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带着他们精心打造的机器人战士,准备在赛道上一展身手。早在3月28日晚,亦庄赛道就已经热闹非凡,6支完成报名的队伍进行了首轮测试,那场面,简直太震撼了!
先说点大家关心的:机器人到底能跑多久?会不会半路趴窝?摔了咋办?电池没了怎么办?
主办方可没掉以轻心,全程设置了7个补给站,能换电池、做安全检查,甚至连辅助工具都准备好了。整个换电流程跟F1赛车进站差不多,几分钟搞定一切,效率拉满。
机器人也会崴脚?第一批测试就翻车
但你以为机器人都能轻松跑完?那就太看得起它们了。在3月底的实地路测中,先出场的北京“天工”机器人就先“中招”了——跑到 6 公里的时候,左脚脚踝连接处突然断了,这一下可把大家都吓了一跳,接着只能让替补接着跑完,顺利完成了后续赛程,整个测试耗时约2小时52分。
不过也不是所有机器人都这么“脆”。来自北京昌平的“松延”人形机器人就灵活得像小学生溜操场一样,身高只有1.2米,它的关节和驱动设计得非常先进,能自己躲障碍、自动导航,或者远程遥控,能快速移动、转向,还能模仿小孩跑步的姿势,简直就是个灵活小胖子。
还有上海的青心意创科技队,人家专攻“脚底学”——测试不同地形、坡度对耐力的影响,说白了,就是看看这脚丫子到底抗不抗造。就是为了让机器人能在赛道上跑得更稳、更远。他们的工程人员也很谦虚,坦言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演算法,才能应对更高阶的挑战。这种不断追求完善细节的态度,真的太赞了!
换电像F1进站,机器人也有喝水区
当然,这么长的距离,机器人的电量可受不了啊!所以,换电就成了关键。主办方设置了7个补给站,每支参赛队伍都配备了专属技术团队,就像一群贴心的管家,随时准备为机器人服务。
机器人一到点就进站换电、检查“装备”、补充“辅助工具”。那换电场面,别提多帅了,这换电流程像F1进站一样,几分钟换完,下一秒,铁皮选手满电出发,继续冲。
这其实不是比赛,而是机器人走出实验室的第一步
这场比赛可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家看个热闹,更重要的是推动具身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这背后的意义是:机器人要适应真实世界。
过去这些#人形机器人#都“宅”在实验室里,只会在空旷场地原地蹦跶。可现实世界可没那么“友好”——有上下坡、有坑洼、有突发状况。所以这场半马,不是单纯比速度,而是检测#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下的表现:它能不能稳定地走?会不会摔?电够不够用?能不能灵活反应?
稳定性、节能性、导航能力、应急反应……统统纳入评分,考验的是一个机器人能不能走出象牙塔,看看它们到底能不能适应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成为能陪你逛街、帮你搬快递、甚至送外卖的“未来搭子”。
别小看这一场机器人马拉松,这或许就是未来生活的预演
今天,它们跑马拉松;明天,它们可能陪你逛商场、送外卖、陪跑健身;再往后,说不定,它们能陪你跑完人生的每一个“21公里”。
科技的脚步,从未停止,而这一次,它真的“跑起来了”。你准备好和它们一起向前冲了吗?
更新时间:2025-04-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