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夜新凉是立秋

蔡志龙

岁月的河流送走了大暑,在一个叫立秋的驿站短暂停驻。一场秋雨掀开了秋的扉页,阅读秋的序言,字如珠玑,墨香芬芳,闪耀着童稚的光芒,温馨如故。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最先感触到立秋的脉搏,便是故乡爱水的孩子们。俗话说:“交秋一日,水冷三分。”前几日,半下午就在水里扑腾的孩子们像一只只鸭雏,仰泳、狗刨、扎猛子,各显神通。光溜溜的身子比泥鳅还灵活。刚一上岸,秋风一吹,不禁打了个冷战,抱着衣服赶紧溜回了家,依然免不了父母的责怪:“叫你贪凉,到时候就热症凉发了。”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

尽管交秋了,可是后面还有个处暑,因此秋老虎还是狂野肆虐。太阳明晃晃的,耍着余威还未尽兴,晒的人身上发痛。不过,晒农作物正好。晒什么,什么就干透,且不易生虫。此时的乡下,俨然一幅五彩缤纷的风情画。水泥地上、机耕道上、雨布上,晒的都是金黄的早谷。晒筐里、房梁上、平台上,红彤彤的一片,那是辣椒和高粱。窗台上、簸箕里,绰过水的马齿苋黑乎乎的,晒干的豇豆像小姑娘的小辫儿,调皮可爱。晒晒丰收的喜悦,晒晒幸福的生活,故乡人向着大地袒露胸怀,真心实意地感谢大地的恩赐。后来,我到过江西篁岭,才知道这叫“晒秋”。现在已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吸引众多游客前去赏秋。

故乡尽管没有晒秋一说,可是“啃秋”“摸秋”还是有的。“啃秋”就是啃西瓜,据说不长痱子。小时候的夏天,伙伴们不管天热太阳毒。抓知了、摸鱼虾,身上晒的由通红变成黑黝黝的,到了秋凉就长满了痱子。越痒越抓,越抓越痒,最后破皮溃烂,疼痛难忍。立秋那天,母亲便摘了西瓜,放在井水里浸泡一夜,戏称为“冰镇西瓜。”冰甜冰甜的,心底里都透着凉气,暑气大消。至于说痱子,来年还是照生不误。

印象最深的当属“摸秋”了。天上的蛾眉月缓缓升起,星光不甚灿烂,一切朦朦胧胧。我和伙伴们聚在离村口百把米的田垄边,商量着晚上到哪家的菜地里摸秋。其实白天都踩好点儿了,发现王大爷的瓜最大最成熟。

尽管俗话说:“摸秋不算偷,丢秋不追究”,但小孩还是有些胆怯。在夜色掩护下,大家猫着腰,悄悄接近瓜田。侦查员小胖报告,王大爷睡熟了。大家溜进去,一阵窸窸窣窣,摸了几个大西瓜,脱下衣服兜着。又去二狗家的瓜田摸,二狗开始不乐意,又怕大家说他小气。刚在他家摸了几个菜瓜,二狗就嘀咕着:“留几个我自己慢慢吃。”大家方才罢手。西瓜菜瓜运到河边,清水洗净,石头上一砸,你一块我一块,有福同享嘛。直至肚大腰圆、饱嗝阵阵才各自散去。隔天王大爷摇着头说:“娃子们还以为我睡着了,只可惜我那几个瓜种也摸走了。”故乡人的心胸就像秋天的原野,宽厚而豁达。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晋人张翰的诗句总是惹起乡思。童年的脚步早已远走,可是那些立秋的人和事,却深深扎根在心头,成了最美好的回忆。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美文   立秋   散文   西瓜   痱子   瓜田   故乡人   菜瓜   家猫   蛾眉月   俗话说   秋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