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起,又到了吃梭子蟹的黄金季节!此时的梭子蟹膏满肉肥、鲜甜饱满。
不仅味道鲜美,还富含优质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特别丰富,深受大江南北朋友们的喜爱。
不过梭子蟹会吃还得会挑,很多朋友买回来的梭子蟹,蒸熟后打开不是壳里一包水,就是蟹肉又干又柴,一点儿都不鲜甜。
今天就来教大家几招挑梭子蟹的技巧,保证让你买回家的螃蟹个个顶盖肥,鲜甜多汁,方法非常简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招:看肚脐,辨公母
首先咱们认识一下梭子蟹的肚脐: 肚脐呈尖三角状的是公蟹(尖脐),膏多肉厚, 肚脐圆圆宽宽的是母蟹(圆脐),黄满鲜香。
而肚脐呈半圆三角、似圆非圆的是“小娘蟹”(也叫“二母蟹”),它是尚未完全发育、未“出嫁”的小母蟹,
肉质细嫩兼有膏黄,口感尤其鲜甜。
第二招:看颜色,辨肥瘦
我们在挑梭子蟹时,一定要先看颜色,蟹壳颜色深青发亮、纹理清晰,腹部洁白有光泽的,通常更肥美。
如果蟹壳颜色发黄或发白,腹部有锈斑或发黑,说明蟹可能比较瘦或不新鲜,就不建议购买了。
第三招:捏小腿,摸肚脐
用手指轻轻捏一下蟹的倒数第二条小腿,如果感觉坚硬饱满,说明肉质紧实。再按一下蟹腹脐部,饱满微凸、按不动的就是“顶盖肥”的好蟹。
反之,如果脐部一按就软软地陷下去,回弹无力,则说明这只螃蟹很可能“内里空空”,肉质瘦弱,蟹黄或蟹膏也很少,这样的蟹就不要挑选了。
第四招:掂分量,看活力
同样大小的梭子蟹,越重往往说明肉质越紧实饱满,蟹膏蟹黄也更丰腴。挑选时不妨放在手里掂一掂,那种沉甸甸、压手的感觉,通常就是好蟹。
此外,活力也很关键——生猛好动、张牙舞爪的蟹,新鲜度一定更高,
不过要格外小心,可别被它的大钳子“偷袭”到手哦!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道姜葱蟹的做法,首先将梭子蟹清洗干净,用手从后面掰开蟹壳,剪掉蟹嘴和两边的蟹腮。
接着用刀将蟹身对半切开,再改刀剁成小块,然后在刀口处均匀沾上一层玉米淀粉。
下面来调一个料汁:碗中加入味极鲜、盐、糖和少许蚝油提鲜,再加半碗清水搅拌均匀,注意调味不要太重,以免掩盖了梭子蟹本身的鲜味。
接下来将锅烧热,倒入比平时炒菜稍多一点的油,待油温升至七成热,微微冒烟时。
再将裹好淀粉的蟹块整齐放入锅中,先不要翻动,煎约两分钟让切口定型,形成金黄色的脆壳。
然后用锅铲轻轻翻面,将另一面也煎至金黄酥香,接着在锅中央腾出一点空间,放入姜片、葱白和蒜末,煸炒出浓郁香气。
趁着热气,沿着锅边淋入一勺料酒炝出锅气,再倒入预先调好的料汁,盖上锅盖,转中火焖煮三分钟,让蟹肉充分吸收酱汁的精华。
最后开大火,撒上一把翠绿的葱段,快速翻炒收汁,当每一块蟹肉都裹上晶莹透亮的芡汁时,即可出锅装盘。
这样烹制出的姜葱炒蟹,蟹肉鲜甜紧实,外表酥香,内里多汁,葱姜的香气完全融入酱汁之中,做法简单却风味十足。
更新时间:2025-08-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