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了,日本领土危机出现!不光是琉球,原来连北海道也不是日本的

东京电车上,大妈戴着口罩低头刷短视频,传来一句:“冲绳人又闹腾了,说不是日本人!”旁边小伙子翻了个白眼,拉着吊环嘟囔:“北海道也是,阿伊努人最近天天上热搜。”

车窗外风景一闪而过,日本这张地图,像是被哪个熊孩子偷偷撕开了两个口子。

你说这事怪不怪?谁能想到,教科书里写得死死的“日本固有领土”,到了2025年,居然成了国际社会的“历史悬案”。

琉球:一口气喝到明朝的酒,再被日本嚼碎了咽下去

如果你去过冲绳,一定见过那种花花绿绿的小旗子写着“琉球独立”。别以为是啥旅游噱头,那是岛上老金城家三代人的心声。

老金城今年七十,脾气刺儿头,天生看不惯东京来的官员。一提“冲绳县”,他就撇嘴:“我们祖上是琉球国王的臣民,不是你们日本人!”说着话还会给你倒一杯泡盛,喝完辣得眼泪都冒出来。

你要是顺着老金城的话头问一句:“怎么,你们跟中国还有关系?”

他肯定眉毛一挑:“不止有关系,明朝那会,咱们琉球国的王还每年进贡!中国皇帝赐的金印你们日本人见过吗?”然后他会掏出祖上传下来的龙纹茶壶,炫耀一番。

琉球其实原本就是个海上小王国,跟日本八竿子打不着。1372年,和中国做了“藩属”,一边收中国的赏赐,一边给日本的萨摩藩递点岁币,两头都不得罪。

可惜好景不长,1609年萨摩藩的武士开着小破船,带着刀子和火绳枪杀过来了。琉球王宫门口,人头都快被踢成足球了。

王宫从此多了一批日本监军,王家后人从王爷变“人质”,明面上还叫“国王”,但连自己家的米缸都管不住。

到了1879年,日本明治政府干脆不装了,直接拉着大队人马进王宫,撕了国旗挂“冲绳县”牌子。

琉球王国从地图上消失,国王被“请”去东京养老。老金城的爷爷亲眼见过那一幕:“王宫门口跪着一排人,没人敢吭声。”他说到这儿,总会把头低下去。

二战后,琉球又被美国人盯上了。美国大兵在岛上修机场、建基地,连夜生活都带洋味。岛民的房子一夜之间变成了美军的弹药库。

1971年,美国和日本背地里签了个《冲绳归还协定》,连个招呼都没跟中国打,直接拿琉球当“转手礼物”。

说是“归还”,其实是两边把琉球像快递一样扔来扔去。

这事岛上谁都明白。冲绳的年轻人,白天上班,晚上扛着横幅去基地门口抗议。

老金城的孙子金城健太在大学念书,课余参加“琉球自治联盟”,有事没事就往东京写请愿信:“美军基地太吵,琉球不是日本的后院!”东京官员听得耳朵都起茧,嘴上说“了解诉求”,手里的文件夹压得死死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根本没完。冲绳街头的独立旗帜一年比一年多,岛上开起了“琉球语”培训班,孩子们学的历史课本偷偷加上了“琉球王国”一章。

老金城晚上喝醉了,对着电视机骂:“地图是你们画的,历史是我们过的!”他家院子墙上贴着自己画的琉球地图,旁边还挂着一把老刀。

每次有外地游客来,他都要指着那把刀说:“这不是日本的,这是琉球的。”

而东京那头,官员们在会议室里讨论基地搬迁,没人敢轻易碰“琉球归属”这个烫手山芋。琉球的风,正吹得东京有点发凉。

你要问老金城琉球以后怎么办?他只会嘿嘿一笑:“你看得懂风向吗?”

北海道:阿伊努人“主场”,却被赶成了“看客”

天气预报说北海道要下雪,札幌车站前的阿伊努大叔佐藤启太裹着鹿皮帽子,站在自家摊位边卖“阿伊努汤”。

他每舀一勺都要念叨一句:“这可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配方,日本人喝不懂。”你要是好奇问一句:“你们阿伊努人不是日本人?”他呲牙咧嘴笑:“你看我这鼻梁子,像日本人吗?”

北海道其实原本就是阿伊努人的天下,几百年前,这帮人能打猎、会捕鱼,在雪地里追鹿脚印都不带喘气。家家户户说自己语言,不跟本州那帮“和人”来往。

可自打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掏出一张地图,拍脑袋决定:“这块地,叫北海道!”接着“开拓使”大队人马开进来,拉起木栅栏,圈地造田。

阿伊努人一夜之间变成了“少数民族”,土地被“国有化”,祖传猎场成了稻田,连打猎都要办“许可证”。

佐藤启太的爷爷是最后一批阿伊努语教师。解放前还挺风光,解放后直接被政府“安排”去日语学校当杂工。佐藤小时候家里不准讲阿伊努语,怕被同学嘲笑。

长大后他才明白:“语言都丢了,祖宗的根也断了。”阿伊努人的传统服饰、舞蹈、祭祀,统统被贴上“原始”的标签。

日本学校教科书里,北海道的历史只有“开拓史”,阿伊努人就像“背景板”,没有一句属于自己的台词。

2008年,日本政府突然良心发现,宣布“阿伊努人是日本原住民”。佐藤启太听完只想翻白眼:“承认归承认,地还给不还?”

北海道大街上,阿伊努人照样租不起地,找不到工作,孩子上学还要改日本名字。

佐藤的女儿佐藤美穗,大学毕业后回乡开了家“阿伊努文化咖啡馆”,专门教孩子们跳祭祀舞。她说:“我们要让世界知道,北海道不是只有冰淇淋和滑雪,还有阿伊努的灵魂。”

这几年,北海道的阿伊努人越来越有“存在感”。他们开始组织抗议,要求土地赔偿、文化恢复。

札幌议会门口,佐藤美穗带头举牌:“我们要回家!”记者围着拍照,日本网友在网上骂“闹事分子”,可支持阿伊努的点赞越来越多。

佐藤家里每年春节都要办一次“阿伊努新年”,全家围着火堆唱歌跳舞。佐藤启太说:“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活了几百年,凭啥说我们不是北海道的主人?”

东京政坛对这事儿也头疼,北海道经济靠旅游和农产品,阿伊努人闹大了,外地游客还敢来吗?可要是真赔地赔钱,财政又顶不住。

官员们拍脑袋决定:“文化可以恢复,土地再议议。”佐藤启太听完气得直跺脚:“光说不做,土豆都烂了。”

北海道的雪还在下,阿伊努人的旗还在飘。佐藤美穗说:“我们不会再当看客,这片土地要有阿伊努的名字。”摊位前越来越多年轻面孔,北海道的春天,也许还会变天。

“归还协定”背后的算盘,历史账单迟早要补

东京外务省的会议室,灯光惨白,桌上摆满了咖啡和文件。1971年夏天,美日两边的代表各怀心思,讨论“冲绳归还”。

美国人表情松弛,手指敲着桌面:“我们只是‘施政权’不是‘主权’。”日本人不动声色,心里却已经乐开了花:只要能把冲绳收回来,过程不重要。

可这场“归还”,其实根本没请琉球人和中国来参加。美日两国背地里一合计,“冲绳”成了国际关系里最糊涂的一笔账。

美国人走了,基地没走,噪音和麻烦全留给了冲绳人。日本人表面赢了,心里其实也怕:这地主权说不圆,哪天国际社会真要掀桌子了,脸往哪搁?

国际法专家们私下里摇头:“这事儿不合法。”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二战后本该放弃通过战争拿下的领土。

可美国人一句“我觉得可以”,日本人就当真了。琉球岛上的人,成了这场国际大戏里的“道具”。连主角都没资格当。

北海道的情况也差不多。阿伊努人被同化成“日本人”,但谁心里都明白,这同化是“强塞的”。佐藤家的亲戚说:“文化丢了就是死人。”

可东京那边,政策永远慢半拍。补偿款发一点,文化节办一场,土地问题一拖再拖。

而中国在琉球问题上的态度也很直接。中国学者私下说:“根据历史和国际法,琉球归属还要再谈。”可现实里,美日已经握手言和,琉球人只能继续写请愿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历史   日本   琉球   北海   领土   危机   北海道   冲绳   金城   东京   日本人   中国   美日   岛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