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这天,我家饺子馆靠这碗“小人参馅”火了20年!

今早推开店门,冷风“嗖”地灌进衣领,隔壁张婶裹着棉袄冲我喊:“小李,今儿立冬!你家白萝卜猪肉饺子可得给我留两斤!”我笑着应着,转头看见后厨老王正蹲在地上削白萝卜,那萝卜水灵得很,削皮时溅起的汁水都带着清甜。
这场景,一晃就是20年。我爷在世时总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当年他带着我开这家饺子馆,就认准了冬天的白萝卜——咱西北人都知道,这玩意儿可是“小人参”,润燥止咳,比啥补品都实在。尤其是老一辈,一到立冬就惦记着这口,说吃了整个冬天都少生病。
记得有年立冬下大雪,店里挤满了人,有个拄着拐杖的大爷冒着雪来吃饺子,说他孙子咳嗽半个月,吃啥都没用,就想尝尝我家这萝卜馅的。那天我特意多放了点生姜,大爷边吃边说:“就是这个味儿!当年我娘也是这么做的,吃完浑身都暖乎。”后来他逢人就夸,说我家饺子是“冬日救命粮”,这话虽有点夸张,但每次想起,心里都热乎乎的。

其实做这饺子,门道全在萝卜上。老王削好的萝卜得先切丝,撒上盐腌出水分,这一步可不能省,不然饺子馅会水汪汪的。腌好的萝卜丝要用清水淘两遍,挤干水分时得使劲,攥得越干,吃起来越脆。然后加进肥瘦相间的猪肉馅,打一个鸡蛋,再放些葱花姜末提香。调料不用多,盐、生抽、蚝油各来一点,最后淋上一勺现炸的香油,顺着一个方向搅,直到馅料抱团发亮,这才算合格。

包的时候也有讲究,饺子皮得选那种薄厚适中的,太厚煮不透,太薄容易破。舀馅时要不多不少,捏褶子的时候得用点劲,不然煮的时候容易“露馅”。我总跟徒弟说:“包饺子就像做人,得实实在在,馅要足,褶要严,这样才受人待见。”
水烧开后下饺子,这一步也不能急。得等水滚了再下,用勺子沿锅边轻轻推几下,防止粘锅底。煮到饺子浮起来,再淋一碗冷水,这样反复两次,饺子皮才会筋道,馅料也能熟透。捞出来的饺子一个个圆滚滚的,咬一口,萝卜的清甜混着肉香,汤汁顺着嘴角流下来,再蘸点醋和辣椒油,那滋味,绝了!

刚才有个年轻姑娘来买饺子,说她第一次自己包饺子,问我有没有什么窍门。我跟她讲了腌萝卜的技巧,她笑着说:“原来这么简单!我昨天试了一次,馅全散了,还以为是我手笨呢。”看着她蹦蹦跳跳离开的背影,我忽然觉得,这立冬的饺子,包的不仅是食物,更是传承。从爷爷的手艺,到我的坚持,再到年轻人的尝试,这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藏着中国人最朴素的温暖。
今儿立冬,你家吃饺子了吗?要是还没动手,不妨试试这道白萝卜猪肉饺子。毕竟在咱中国人的心里,再贵的补品,也不如一家人围在一起,吃一碗热乎乎的饺子来得实在。要是你有什么包饺子的小妙招,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也学学新花样!
更新时间:2025-11-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