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欠你的,终究要自己找回来

文/太阳随笔

昨晚加班到深夜,楼下梧桐叶被风吹得沙沙响,突然想起小时候,考了98分兴冲冲跑回家,等来的不是夸奖,而是一句“那2分怎么丢的?”

那一刻突然懂了,有些伤口早就在童年埋下了根。就像有人说的,原生家庭这东西,给你的糖和刺,都藏在同个口袋里。

我们这代人,大多带着点“家庭后遗症”长大。小时候想抱一下妈妈,她推开你说“多大了还撒娇”;考砸了想求安慰,爸爸瞪着眼说“这点事都做不好”。那些没说出口的委屈,没得到的认可,慢慢变成了心里的小疙瘩。

有个朋友跟我讲,她现在特别怕别人皱眉,哪怕对方只是累了,她也会下意识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后来才知道,她妈以前总皱着眉跟她说“你怎么这么不让人省心”。你看,小时候大人一句无心的话,可能就成了刻在骨子里的敏感。

更扎心的是,这些痕迹会跟着我们走进感情、职场。有人谈恋爱总忍不住讨好对方,因为小时候只有“听话”才能得到爸妈的关注;有人明明能力很强,却不敢争取机会,就怕出错后被指责——这些藏在细节里的胆怯,全是童年留下的影子。

之前刷到有人说“原生家庭是原罪”,底下吵翻了天。其实哪有那么多恨,更多的是迷茫:为什么我总是不快乐?为什么我不敢相信别人?直到某天突然想通,那些过不去的坎,根源都在小时候没被填满的缺口里。

但真的要怪爸妈吗?仔细想想,他们可能也是这么被养大的。奶奶从没夸过我爸,他自然也不会夸我;姥姥总说“女孩子要懂事”,我妈就总怕我“不懂事”。他们把自己认知里的“好”都给了我们,只是忘了给我们想要的温柔。

后来慢慢明白,纠结过去没用,真正的成长,是学会自己当自己的“家长”。怕出错?那就告诉自己“做错了也没关系”;太敏感?那就学着对自己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就像小时候渴望被人抱一下,现在可以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

前几天整理旧东西,翻出一张小学试卷,上面还是98分,旁边有妈妈写的“继续努力”。换以前肯定会难过,可那天突然笑了——她不是不爱我,只是不知道怎么说“你真棒”。

我们没法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但能选择怎么对待自己。那些原生家庭没给你的温柔,你可以慢慢补回来;那些没被治愈的伤口,也能自己慢慢抚平。

别再纠结别人欠你什么了,从今天起,做自己的光。毕竟,真正能治愈你的,从来不是时间,而是你自己愿意和过去和解的勇气。如果你也有藏在心里的小伤口,不妨在评论区说说,或许说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愈合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美文   家庭   小时候   伤口   童年   敏感   温柔   东西   妈妈   原罪   省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