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依旧有大差距!上半年中国GDP跌至美国62%,问题究竟出在哪?

文 | 沧海梦想家

编辑 | 沧海梦想家

今年上半年,中美之间可谓“打”的火热。

特朗普不顾众人反对对华展开贸易战,结果自食恶果,美国民众怨声载道,经济发展也被各种组织唱衰。

可没想到,美国都这样了,中美之间经济仍有较大差距,中国GDP跌到了美国62%。

这到底是为什么?

美国经济今年确实一波三折,特朗普那套关税大棒挥舞得虎虎生风,本想着能让美国制造业重新伟大,却搞出了个大乌龙。

年初的时候,美国企业都可以说是被折腾的很惨,大家都怕关税涨上去后进货成本飙升,于是疯狂囤货。

这一囤不要紧,进口数据直接暴涨了40%,可笑的是,原料是进来了,成品出口却只涨了0.4%。

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这些百分比的数据,它到底能给美国带来啥影响?

我们把美国比作一个饭馆,这个饭馆买了一堆食材堆在仓库,结果客人没几个,菜都要烂在锅里了。

这就是美国当时的状态,所以当地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私人消费从1.7%直接跳水到0.5%,创下5年新低。

更何况36万亿的债务就像个定时炸弹,美国利息都快还不起了,美联储还死撑着不降息,利率维持在近20年最高位。

第一季度的数据出来,果然意料之中,GDP环比下滑0.5%,这可是3年来头一回出现负增长。

可到了第二季度,画风突变,GDP年化增长率冲到3%,比预期的2.4%还高。

而整个上半年,美国GDP达到了14.93万亿美元,和上一年同期比较还多了1.9%。

这时候就有人想了,这一年美国跟疯了一样打贸易战,都能拿出这样的“好成绩”。

那被美国当作对手的中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如此大获全胜,是不是GDP情况要比美国还亮眼?甚至两者差距也会有历史性的缩小?

其实拿GDP来判断两国经济差距,需要从90年代说起,当时中国刚引入这个概念不久,也正值改革开放之际的关键时期。

而在1993年,中美之间差距尤为深刻,因为当时美国GDP是中国的12倍。

那时候的中国什么样?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彩电冰箱洗衣机是结婚三大件,月工资几百块就算不错了。

图源网络

美国此时已经家家户户开汽车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

可中国人有股子韧劲儿,这三十多年,我们就像开了挂一样往前冲。

先是在2005年GDP超过了英国,当时不少外媒都表示,日不落帝国的太阳终于落下了。

但中国并没有停歇,1年后超过法国,2年后超过德国,欧洲老牌强国一个接一个被甩在身后。

最激动人心的是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要知道,日本可是亚洲经济的老大哥,曾经一度要买下整个美国的那种,结果还是被中国反超了。

谁知外媒此时又双标了起来,各种分析文章铺天盖地,有的说是统计口径不同,有的说是汇率问题,反正就是不愿意承认被超越的事实。

而美国这些年,虽然没落,但经济还是稳稳排在第一位。

这些年,中美差距在缩小,2021年是个高光时刻,中国GDP达到美国的77%,很多人都抱有希望,猜测中国什么时候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可好景不长,2022年降到70%,后来更是跌破了70%的关口,今年上半年只有62%了。

这数字一出来,可以说是成为不少人口诛笔伐的机会,有人说是我们不行了,有人说是美国太强了。

根据数据可以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GDP达到了660536亿元,折合成美元9.27万亿美元,整体的经济形势还是比较平稳的,增速5.3%放在全球也很亮眼。

可为啥增速这么快,占美国的比例反而下降了?

仔细研究了一下数据,发现了几个有意思的点,中国名义增速只有3.1%,而且还处在通缩状态,通胀率是-2.3%。

这意味着物价不涨反降,老百姓买东西便宜了,但GDP统计上就吃亏了。

而且大家再想想,这些年每当中美GDP差距缩小的时候,总会有各种“意外”发生,2018年贸易战,2020年疫情,2022年美联储疯狂加息,2025年又是关税大战。

每次都是在关键时刻,总有些事情让差距重新拉大。

这是巧合吗?我看未必。

看来美国最怕的不只是中国GDP超过它,还有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超过它,GDP可以用各种方法调整,但技术实力是实打实的。

所以你看,这些年美国对中国的打压,重点都在高科技领域,芯片、5G、人工智能,哪个不是未来的制高点?

那么,美国经济表面光鲜亮丽,内里到底变成什么样呢?造成中美经济差距变大的原因,究竟是因为什么?

我们把目光聚焦到“GDP”上,其实它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美国人发明出来的。

当时就是想搞清楚经济到底有多糟糕,结果这一算,就算了快100年。

可GDP真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实力吗?就拿美国的GDP统计来说,里面的水分大得惊人。

最离谱的是“虚拟房租”这个概念,就是你住自己的房子,美国统计局会假设你租给了自己,然后把这笔房租算进GDP里。

也就是说,美国人躺在自己家里睡觉,就能创造出中国制造业一半多的GDP。

中美统计方法的差异还不止这些,中国用生产法,就是实打实算你生产了多少东西,美国用支出法,花了多少钱就算多少GDP,这就导致美国很多虚的东西都能算进去。

比如律师费,美国人打官司成风,动不动就要请律师,一个普通的离婚官司,律师费就能收几万美元,这些钱都算GDP。

还有医疗,美国看个感冒能花几千美元,做个阑尾炎手术几万美元,这些高昂的医疗费用都会推高GDP。

而且美联储手里握着加息这张王牌,轻轻一动,全球资本就像被磁铁吸引一样涌向美国。

这就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权地位带来的好处,美元一强势,别国的经济总量换算过来瞬间缩水一大块。

这种与生俱来的优越地位,让美国在GDP竞赛中占尽便宜,各国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经过汇率这么一折腾,账面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可中国的真实实力在哪儿?在工厂里,在实验室里,在每一个认真工作的人身上。

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厂升级成了制造大佬,新能源汽车全球领先,手机、无人机卖遍全世界,连三蹦子都成了非洲兄弟的最爱。

这些实打实的产品,创造的是真金白银的价值。

今年国家拿出3000亿补贴汽车、家电、数码产品消费,这钱是实实在在进了老百姓口袋,买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不像美国,印钱放水,最后都进了华尔街的腰包。

别看美国GDP数字这么高,但实际问题一大堆,企业投资失衡,都去搞金融、搞虚拟经济,实体产业空心化。

除此之外消费支出也在骤降,企业破产潮更是一波接一波。

美国这套玩法是不可持续的,靠金融泡沫撑起来的GDP早晚要还,36万亿美元的债务,光利息一年就要1万多亿,这窟窿怎么填?

所以GDP这个数字游戏,美国玩得确实溜,但真正的经济实力,不是靠统计技巧,不是靠印钞机,而是靠实实在在的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希望大家能明白这场中美经济竞赛,现在下结论还太早。

未来谁能笑到最后,不是看谁会玩数字游戏,而是看谁的基础更牢、后劲更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财经   中美   美国   中国   上半年   差距   美元   经济   说是   实打实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