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这个潮流年代,很多年轻人都讲究穿衣打扮,甚至就连自己手机的手机壳也都是拥有各种各样的“衣服”,甚至有些人的手机打扮的比人还花里胡哨。
但是你可曾想过,这些手机壳的原材料都是由什么所做成的呢?
图片来源网络
央视曝光了一则令人大跌眼镜的新闻,在目前的市面上,许多手机壳一般成本仅仅只有几毛钱,虽然卖的便宜。
一般都是几块钱左右,最贵的最多也就十来块钱,然而这些手机壳真的好吗?
图片来源网络
年轻人一直作为这么些年来的消费主力军,不管是数码产品,还是吃喝,还是最近突然爆火的拉布布,无时无刻都可以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手机壳分享
而这些东西都不算便宜,周日出去一起随便吃个饭都要一百多呢,但是有一种东西,年轻人们不仅不会感觉它贵。
并且还把他视为心头好,给他穿上漂亮“衣服”能够开心一整天,这个东西就是年轻人们巴不得天天买的手机壳。
各种各样的手机壳
现在随便打开一个网络购物平台,搜索手机壳,你就能看到各种各样花里胡哨的手机壳,有卖几毛钱的,销量九九加。
但是像那种大几百几个的手机壳,也照样有人买,但是销量肯定是没有几毛钱一个的多。
手机壳工厂
但是不知道你们是否有所发现,刚刚收到货的手机壳,确实新鲜好看,但是在收到货的时候有没有闻到一股非常刺鼻的味道呢?
大部分人会认为,哎呀,没事的,一般新出厂的手机壳都是这个味道,放一阵子就好了,但是这样想的话,可谓是大错特错了。
图片来源网络
实际情况却是,你以为放到没味道就可以放心使用了,但其实不然,当你玩手机玩到发烫的时候,手机所发出的温度则会加热到手机壳。
而手机壳发热之后,那股塑料刺激的气味则是会越来越强烈,很多人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但其实不然。
图片来源网络
在杭州有一位姑娘,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持续不断的购买了二十多个手机壳,在网上购买的都是清一色的八九块的手机壳,五颜六色的,姑娘也是每天换着给手机换“衣服”。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就在有一天,她突然腰疼的站不起来,于是她便赶紧来到了医院进行了全身检查,发现肾指标异常。
肾脏出问题
这话女孩听了感觉到一阵的后怕,回家后便调查了起来,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她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肾指标乱了套。
就在姑娘将整个屋子都检查了个遍都没有知道发病的源头的时候,她看到了自己那一抽屉的手机壳。
发黄的手机壳
于是她也将手机壳带去进行了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检测结果出来之后,发现手机壳的铅含量超过国标上限的三十多倍。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很多人肯定还不太相信,但是可以仔细的想一下,一天二十四小时,你和谁接触的最多,上班的时候偷着玩,回家后躺着玩,睡觉的时候还随便乱扔。
夏天天气炎热,手机一发热,手机壳也跟着发热,手机壳的味道直冲天灵盖,冬天的时候在手机里拿着,手心一出汗,手机壳也粘手。
人人一个手机壳
手机壳所散发的有害物质早都不知不觉的进入了你的身体。
像你在网上花费了好几块钱所购买的手机壳,实际上的成本有可能就几分钱几毛钱。
像那些专门开注塑厂的朋友们爆料,说手机壳这个行业的门槛低的吓人,租一个十来平米的小爱哦房子,再买套二手的注塑机,两三个人就可以搞起来一个工厂。
手机壳生产工厂
像那些正规级别的食品级塑料,一吨下来就得一万多,有多少良心商家舍得用这么好的材料,像那种可回收的塑料。
那就便宜多了,都是论斤去称的,一斤下来才几毛钱,整体算下来成本连正规材料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图片来源网络
你觉的那些黑心商贩会选择哪一种作为手机壳的材料呢?
在垃圾场,堆成山的矿泉水瓶、拆下来的电视机外壳、电脑主板,乱七八糟的全部堆在一起,在别人看来这无非就是一堆垃圾。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在黑心手机壳厂家的眼里面,这就是制造手机壳最好的材料。
这些塑料被全部打成碎末后,再进行回锅重造,颜色不对就加工业燃料,太硬了就再整点塑化剂,最后再加上一个“环保无毒”的标签,谁能看出来。
图片来源网络
这样造出来的手机壳对人的身体无疑是致命的,而这种手机壳含的最多的有害物质就是铅,这种东西是经过长期积累后才会危害身体。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很难被别人发现,如果被发现了,基本情况下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了,除了铅之外。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像那种一体化的手机壳,一般情况下都是加油塑化剂,听起来像是塑料汇总的添加剂,但实则不然。
长期摄入的话,它会偷偷打乱身体中的发育系统,就像是给身体发出了错误的信号一样,该长个子的时候他不长,不该长的时候他又长了。
图片来源网络
可以说这种物质对孕妇的危害是最大的,会极度影响腹中的胎儿,严重的话有可能会导致畸形儿。
还有儿科医生表示,这种物质小女孩经常接触,还会导致乳房提前发育,但是当去医院到处检查的时候却又查不出来个所以然,毕竟谁会怀疑到一个手机壳上面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产品是测不出来的,近些年来,不少塑料产品在使用的时候格外容易发生断裂、脆裂,就是因为纯原料的比例太少了。
成片的塑料瓶
这种情况只能寄希望于有关部门能够严查、彻查,方能惩治这种不正之风,才能真正保护老百姓的权益不被坑害,身体健康得到保障。
这种成本只有几毛钱,售价最低十块,甚至可能更高的手机壳,如今仍然在市面上流通,甚至年销量直逼百万,如果不是央视曝光,估计还会有更多人的身体被它摧残。
2025-07-11央视新闻《快自查!手机壳选不对等于“毒源”在手上如有这些特征快扔掉》
2025-07-13羊城派《你还在用几块钱的手机壳吗?谨防甲醛、苯、铅超标!》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