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中美即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新一轮经贸谈判备受关注,具体有四个主要看点。
据媒体报道,大约在10月25日至26日东亚峰会期间,中美双方的经贸团队将在吉隆坡就贸易争端展开新一轮磋商。
不论是对国内产业界、投资界,还是普通大众投资者而言,这轮谈判都十分重要。
进一步来说,它对中美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以及两国间的博弈走向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在众多关于经贸谈判的报道和公众关注中,我认为有以下四个关键看点值得梳理。
首先,在10月10日之前约一周,中国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涉及稀土的相关规定。除稀土外,管制范围还扩大至石墨、锂电池、硬质材料如人造金刚石,以及成熟制程的半导体芯片等。与以往相比,此次稀土管制明显更为严格。
管制不仅涵盖稀土原矿及其分离物,还包括稀土加工设备、相关技术及辅助材料。此外,利用中国稀土生产制造的零部件和半成品,在二次出口时也须严格遵守中国的出口管制规定。这被视为对美国在半导体领域实施“长臂管辖”的回应。稀土的出口管制直指美国的痛点,欧盟方面也对中国的这一举措表示强烈不满。
因此,此次吉隆坡会谈的第一个看点,就在于中国实施的一系列出口管制将如何具体影响美国,以及双方是否会在这一问题上达成某种妥协。这无疑将对国内产业界和资本市场产生影响。
第二个看点则涉及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要求。除了关注中国的稀土管制外,美方还提及芬太尼毒品问题以及美国大豆出口问题。特朗普上任后迅速启动了“特朗普关税”措施,而中国在其新任期开始后也未再进口任何美国大豆,这对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美国的农民造成了较大影响。
特朗普的重要票仓包括农民和蓝领工人。由于大豆出口受阻,大豆价格大幅下跌,农民的不满情绪也部分转向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因此,第二个看点在于中方将如何回应特朗普提出的芬太尼及大豆出口等问题。
第三个看点与近期俄乌冲突的进展有关。尽管特朗普在调解冲突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普京似乎认为其提议尚未满足俄方要求,导致特朗普取消了与普京的会谈。在吉隆坡的谈判中,可能会涉及中国自俄罗斯进口能源的问题。
印度近年来大幅增加了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美国因此在9月左右对印度加征了25%的关税,使其总体关税水平达到约50%。印度9月对美出口同比下滑逾20%,影响显著。
随着美俄博弈态势趋紧,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问题也可能被提上谈判议程。预计中国大概率会继续从俄罗斯进口油气,这既是基于中俄政治关系的考量,也是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稳定价格的现实需要。
第四个看点在于,如果中国在芬太尼和大豆采购等问题上作出积极回应,美国是否会调整其对华加征的关税。
目前,美国自2025年以来对华新加征的30%关税中,有20%被称为“芬太尼关税”。这些关税是否会被减免,将决定中美是仅仅延长“关税休战”,还是进一步推动税率显著下降——例如从30%降至10%或15%。同时,中国对美加征的10%关税又将如何调整,也是关注焦点。
有观点关心中美是否会再次延长关税休战期限。但在我看来,在已经历三次延长后,继续延长的可能性已不大。此次吉隆坡会谈的意义,更多在于为月底中美元首会晤铺路,并为两国经贸关系寻找一条相对稳定、中长期可行的路径。与其期待再次短期延长关税休战至今年12月或明年1月,不如着眼于更具实质性的安排。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内容均来源于市场公开信息,仅供您参考与学习观摩,该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产品的购买、抛售或持有的建议,不作为您做出可投资的依据,您应自主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资风险与损失。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