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悦兴(又名梁和尚)是清末陕西哥老会的重要领袖,其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与反清起义紧密相连。
梁悦兴原籍湖北郧阳(今十堰市郧阳区),幼年随父迁居陕西安康,以船户为业,常年往返汉江航道,广泛接触底层民众。他早年加入哥老会(江湖会),逐渐成为安康地区会党领袖。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他曾在汉口组织反清活动,因计划泄露遭官府追捕,携子逃亡河南,后辗转至西安,与西安哥老会头目李明山(李老道)合作,密谋策动清军中的会党成员起义。为躲避追查,他落发为僧,得名“梁和尚”。
西安筹划
光绪三十年(1904年),梁悦兴派罗武扬回安康召集会众赴西安共谋起义,但因时机不成熟,两个月后率众返回安康,继续联络高庆云、胡云山等当地会党成员,并暗中策反巡防队官兵。他还与安康知县王世瑛(或作王世英)暗通声气,获得一定庇护。
安康起义的爆发与失败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二月初二,梁悦兴趁安康镇台傅殿魁至文昌宫降香之机策划起义。起义者计划纵火为号,但煤油因掺水无法点燃,导致暴露。清军反扑,埋伏于小沙沟、陈家沟的起义军遭镇压,多人牺牲。骨干成员闵春来、李元谋被捕后被装入“站笼”酷刑处死。
起义失败后,梁悦兴拒绝逃亡,坚持“义不累人”,经王世瑛暗示方避走汉江北岸金牛山,后转至湖北武当山。因叛徒告密,他被傅殿魁派兵捕获,押解途中于白河县西门外遇害,其墓碑由当地哥老会立存。1911年辛亥革命时,傅殿魁被梁的旧部高庆云、胡云山诛杀,间接完成复仇。
梁悦兴的起义虽以悲剧收场,但其反抗精神与哥老会的组织网络为后来的革命活动埋下火种,成为清末民初社会变革浪潮中的一页悲壮篇章。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