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情况下,中美关系的紧张程度,俨然是超过了过去二十多年来的“最高点”,因为双方都不愿意做出让步,给对方一个“台阶”。因此,身为美国总统的特朗普,正通过一切手段向中国施压,妄图用这种方式来达成自身的政治目的。而由美国一手创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俨然就成为了特朗普眼中的一把“快刀”,作为在货币政策上甩给中国的一对“王炸”。
IMF向中国下达“指示”
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在5月6日刊登一则报道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在一场活动上接受了美国媒体的采访。在会上,有美国记者询问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要求IMF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做法”,IMF是否会予以执行?
而格奥尔基耶娃则表示,IMF一直都这么做。这一番表态似乎确认了一件事,那就是在美国的压力之下,IMF的多华立场出现较为重大的转变,开始倾向于直接“来硬的”。
同时,格奥尔基耶娃还在采访时向中国做出了“最高指示”,要求中国急需解决“四大问题”。
它们分别是将经济从出口转向“消费驱动”,整顿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服务业拉动经济增长,减少政府对于市场的干预。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IMF作为一个跨国型经济组织,其自身的使命在于,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并且推动全球的贸易增长,但如今任何一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过去作为全球贸易主要推手的美国俨然已经成为“最大阻力”,特别美国政府所出台的一系列关税政策,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IMF与其在这里指责中国的一些所作所为不符合他们的意愿,倒不如好好想一想,如何在特朗普时代之下,如何更好地稳住全球贸易格局?
中国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而站在中国的角度上来说,IMF的表态让一位所有人都敲响了一记警钟,过去几十年来,这些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组织,兢兢业业的遵循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但随着美国政策的改变,这些组织也开始变了,在性质上逐渐沦为美国用于打压他国的白手套。
因为,从格奥尔基耶娃所提出的四个条件当中的一条上看,这背后就是问题不小,例如要求中国的经济进行转型这一事看似是“良策”,可若是结合发展服务业这一点一起看,我们会发现,IMF的根本目的还是想让中国走美国的老路:在自身的工业达到一定阈值之后,直接开始全面性的去工业化,将经济发展的核心转为拉动内部消费和第三产业。
如今的美国,就是因为这件事而饱受苦恼,发达的服务业导致美国的人工成本超出了正常用工的范畴,全面性的去工业化又导致美国本土缺乏足够竞争力的民用产业,所形成的唯一后果就是贸易逆差极其巨大,进一步推动本国的货币流失,反而被其他国家剪了“剪刀差”。
至于说额外提到的房地产,不用IMF关心,中国也正在稳步处理房地产问题,这完全就是为了迷惑外界视线所放出来的一个烟雾弹,仿佛IMF是真的“为中国好”一般。
因此,对于中国来说,当今这个节骨眼上,对于西方国家的这些“劝诫”,其中较为良性的建议我们可以听从,但饱含恶意的“坏点子”,还是弃而远之吧!
更新时间:2025-05-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