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开始执行管制!台湾省96%稀土靠大陆,美国救不了台芯片产业

2025年10月,中国商务部连发4份公告,宣布12月起扩大稀土出口管制,从原料到加工技术实现全链条管控。

这则消息传到台湾,半导体圈瞬间陷入动荡,台北股市半导体板块两日暴跌3%,中小封测厂悄悄启动稀土配给制,连台积电的库存预警系统都亮起红灯。

台湾芯片产业产值占地区GDP的30%,被视作“经济命脉”,而支撑这条命脉的稀土,96%来自大陆。

面对恐慌,台湾“经济部”急忙安抚“影响有限”,并寄望美国出手相助。但这场看似单纯的产业波动,实则牵连着全球供应链的深层逻辑,美国真能成为台湾的“救命稻草”吗?

台积电

股市暴跌,厂家长叹“有钱买不到料”

大陆稀土管制的威力,在公告发布后次日就显现出来。

10月10日开盘,台北加权指数中的半导体板块低开低走,当日跌幅达1.8%,次日再跌1.2%,两日累计蒸发市值超8000亿新台币。

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背后,是产业界的真实焦虑,商务部发布的第61号至62号公告,构建了严密的管制网络。

11月8日起,中重稀土物项需出口许可,含0.1%以上稀土成分的境外产品也需审批,甚至稀土提炼技术的外流都被严格限制。

稀土管制

这对台湾芯片业堪称“精准打击”,晶圆抛光需用铈氧化物,光刻机涂层依赖镧元素,3纳米制程的电磁屏蔽离不开铽元素,这些关键材料都在管制范围内。

新竹一家中型封测厂的负责人透露,他们已开始对客户分级,苹果、英伟达等大客户的订单优先保障稀土供应,二线客户的交期从4周延长至12周以上。

2021年缺芯是有钱买不到货,现在是拿着现金也买不到稀土原料,这种无奈,正是台湾芯片业对大陆稀土依赖的直接写照。

台积电 芯片

96%依赖藏猫腻:越南出口暴增,源头竟是中国赣南

面对恐慌,台湾“经济部”出面表态,称岛内企业主要从欧美日采购稀土,不直接依赖大陆。

但海关数据戳破了这番说辞,2024年台湾进口稀土6648吨,其中6096吨来自大陆,占比高达96%,仅铈化合物一项,大陆供应占比就达99.8%。

而台湾所谓的“多元采购”,也不过是负隅顽抗,2025年8月,越南稀土出口量突然暴增300%,被台湾媒体吹成“新供应源”。

但供应链溯源码显示,这些越南出口的稀土中,82%的原料来自中国赣南稀土矿区,只是在越南进行了简单初加工。

稀土

这种“曲线采购”不仅没摆脱依赖,还让台湾企业多承担18%的运费和7%的关税,本就微薄的毛利再遭挤压。

日本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台湾宣称“从日本进口稀土”,但日本经济产业省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进口的稀土氧化物中,70%仍来自大陆。

即便日本在2010年稀土管制后全力布局全球采购,如今仍未能摆脱对大陆的依赖,台湾的“转口采购”不过是自欺欺人。

赖清德

库存只撑3个月,替代方案遥不可及

意识到直接依赖的风险后,台湾芯片业也曾尝试自救,但每条路都布满荆棘。

台湾半导体协会的内部评估报告显示,全行业稀土库存平均仅能支撑3个月,新竹某核心材料厂的库存甚至不足2个月,若管制持续半年,中小企业将面临现金流断裂风险。

寻找替代供应商的努力同样收效甚微,台湾“经济部”牵头与澳大利亚Lynas公司谈判,希望增加供货量,但该公司产能主要供应日本和欧洲,能分给台湾的份额最多15%。

Lynas公司

向加拿大NeoPerformanceMaterials采购的尝试也遇阻,对方明确表示“优先保障北美客户需求”。

技术替代更是远水难救近火,台湾“工研院”曾启动“去稀土化”研发,试图用硅基化合物替代稀土抛光材料。

但实验室数据显示,替代材料会使晶圆良率从98%降至85%以下,且需至少半年时间完成工艺调试,而稀土回收技术的回收率仅20%,远低于日本的40%,根本无法满足产业需求。

台湾工研院

美国救场是空谈:自身难保,承诺只剩“政治秀”

在自救无门时,台湾将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

毕竟美国曾通过《芯片法案》承诺扶持半导体产业,还推动台积电赴美建厂,但美国稀土产业的现状,注定这只是一场“政治秀”。

美国能源部2025年中期报告显示,本土唯一的稀土精炼厂产能仅达设计产能的3%,关键设备故障率高达47%,其使用的镨钕氧化物原料,全部来自中国包头的预处理矿产。

美国稀土

被寄予厚望的德州RoundTop稀土项目,原计划2025年底投产,却因核心设备调试依赖中国工程师,而这些工程师的签证被美方无端取消,投产时间被迫推迟。

美国军工巨头雷神公司的困境更具说服力,2024年该公司因稀土磁体短缺,被迫将防空导弹系统的交付时间延后6个月。

连自家军工需求都无法满足,美国又怎能为台湾提供稳定供应?

正如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2025年3月警告的,“全球芯片产业链存在结构性缺陷,某些关键材料的替代路径在可预见未来内无法打通。”

雷神公司

台湾芯片业寒冬:海外建厂赔本,“硅盾”渐成泡影

面对无解的稀土困境,台积电选择加速海外建厂,试图分散风险。

美国亚利桑那州厂投资120亿美元,计划2025年底投产5纳米制程,日本熊本厂和德国德累斯顿厂也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但这种“避险”策略,实则在削弱台湾芯片产业的根基。

海外建厂的成本高得惊人,台积电高管在2025年股东会上承认,美国工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比台湾高40%,初期将拉低公司整体毛利2-4个百分点。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

而且本土产能被稀释后,台湾引以为傲的“硅盾”正在失效,芯片产业占地区GDP的30%,一旦本土产能萎缩,经济命脉将被牢牢牵制。

长期风险更不容乐观,台湾“工研院”预测,若稀土管制持续到2026年,半导体中小企业破产率可能升至10%,全行业产值将减少5%。

美国曾要求台湾转移50%芯片产能以换取“安全保证”,但这意味着20%的GDP损失,台湾当局根本不敢答应。

曾经的“经济支柱”,正陷入“缺料停产”“海外赔本”的两难。

台积电

结语

美国的“政治承诺”无法替代产业规律,海外建厂也解不了近渴。

台湾芯片产业的出路,不在遥远的美国或日本,而在海峡对岸,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和稀土供应基地,大陆始终愿意为两岸产业合作提供空间。

两岸产业同属中华民族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唯有摒弃政治偏见,深化合作,才能让台湾芯片产业真正摆脱困境,在全球供应链中站稳脚跟。

这不仅是产业发展的理性选择,更是历史大势的必然走向。

信息来源:大陆加强稀土管制,岛内担忧重大冲击

环球时报 2025-10-14

信源截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科技   台湾省   稀土   美国   管制   芯片   大陆   产业   台湾   日本   经济部   产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