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还不知道!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还不知道!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意味着什么?

作者:下载知识星球app找齐俊杰的粉丝群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学习四中全会的十五五规划,昨天呢也出了建议全文,洋洋洒洒2万多字,把未来5年要干的事儿基本上都说清楚了,今天我们就通过目标结果来倒推未来中国发展路径。那么这个远期目标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那么首先一个问题中等发达国家到底是什么水平?按照现在的国际社会通用准则,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就是人均gdp达到2万到4万美元之间,那如果10年之后,这个标准肯定要提升,也就是说至少要达到3万美元。而我们国家现在的人均gdp只有1.35万美元,也就是说,2035年,人均gdp至少要翻一倍。那么10年翻一倍,每年至少要保持7%的人均gdp增长。当然未来人口可能会变少,所以分母有减少的成分,那么也就意味着每年经济增长仍然要维持在至少5%的水平。而且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要同比例增长。那么大家可以想想,10年之后你的收入翻一倍,会是怎样的场景。所以这仍然是一个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只是说的没有那么明确。

其次,靠什么来实现,两大重点,一个是科技创新,一个就是扩大内需。科技创新我们就不必多说了,人工智能产业革命正在发生,未来这块创造多大的增长空间,现在还都不太确定。即便是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我们也可以把生产制造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所以产出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或者说制约生产制造的唯一因素,就是需求。而需求来自两方面,一个是内需,一个是外需。外需来说,中国未来要加速出海,把过剩的产能带到欠发达地区。我们提出的和平崛起不以武力和金融掠夺为目的,但产能对外掠夺,不可避免。也就是说只要你跟我做生意,你的财富就会向我们转移。而全世界现在有太多的地方还处于一穷二白的状态,所以这个空间还是巨大的。就看我们的国际地位,以及经济和军事实力。持剑经商才能打开国际市场。

至于内需,这个就要扩大中产阶层,10年收入倍增,我们的中产阶层人数将达到6亿。基本覆盖了一二线城市,而要想扩大内需,这次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投物与投人并重,意思就是说一方面要加强资本开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产效率。另外一方面,也要加强民生保障,通过教育培训医疗养老提高人力资本价值。说白了就是未来,政策的方向将会逐渐偏向民生。解决大家的生存压力问题,那么现在大家的吐槽点基本都集中于,医疗养老住房育儿4个方面,那么医疗就是充实医保,进一步降低看病的自付比例,而养老则更多的会加大农村地区的覆盖,完善第1支柱,加强第2第3支柱。住房会明显增加保障房的数量,做到租住同权,先租后买。育儿方面会进一步发放各种补贴。总之就是减轻民众负担,让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再通过提供更多的服务消费,以及通过创新刺激需求的方式,从而降低储蓄率,刺激国内消费增长。

第三,至于经济总量,到时候也应该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那么在这种体量之下,股市再翻一倍,应该也并不过分。当前两市总市值差不多100万亿出头,届时可能会到200万亿以上,如果上市公司数量不再增加,那么指数还要再翻一倍。如果再加上年化2~3%的分红,跟我们提出的10年三倍逻辑基本吻合。中国股市到时候会超过楼市成为经济第一大蓄水池,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财富再分配的场所。

第四普通人如何抓住这10年的机会,无非就是三条路径,一个是就业,一个是创业,再一个就是投资。就业要到新兴产业里面去,符合高质量发展,回避那些传统的落寞的行业。即便跳不出去也要想办法,与人工智能搭上关系,实现科技对传统产业的赋能。至于创业,要努力想想科技变革当中的大众需求变化,做那些传统产业当中,因为变化而产生痛点的地方。比如白酒消费不行了,但是宠物消费单身经济正在崛起。至于投资就更简单了,跟着股市走,做好配置,耐心持有。确保自己先吃到未来收入倍增的时代红利。总之时代在变,我们自然也要因势而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别人变了,你没改变,那么你的财富就会被别人所抢走。我们在今天上午10点的齐观晨会上,也可以跟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未来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财经   发达国家   未来   人工智能   中产   水平   需求   中国   扩大内需   可能会   内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