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衣哥家牡丹开得正艳 为何朱楼村却成了"无人区"?
您知道吗?就在菏泽牡丹园挤破头的时节,那个曾经被粉丝踏破门槛的朱楼村大院,牡丹花开得比哪年都艳!可您猜怎么着?整个村子静得能听见花瓣落地的声音......
春意正浓的三月天,大衣哥带着儿子儿媳直奔菏泽牡丹园。这事儿听着就透着蹊跷——您猜怎么着?人家自己院儿里就藏着一片牡丹花海呢!眼尖的网友发现,随行队伍里多了个时髦小姐姐,自称是大衣哥的"御用助理"。要不说人靠衣装呢,这位助理愣是把腼腆得像小鹿似的陈萌,哄着试穿了七八套新衣裳。要搁平时,这姑娘可是连跟邻居打招呼都脸红的主儿!
还记得前些年吗?大衣哥家那叫一个门庭若市!粉丝扛着长枪短炮,把院墙都挤得直掉渣。可眼下呢?助理小姐姐跟着转悠了大半天,愣是没见着半个举手机的。您说邪门不邪门?
要说这满院的牡丹,那可是大有来头。当年菏泽牡丹园的人精着呢,隔三差五就往朱家送名贵品种。为啥?就为让大衣哥拍视频时捎带脚夸两句!您瞧现在这满园姹紫嫣红,随便一株都够顶普通人半年工资。更绝的是那尊汉白玉牡丹仙子雕像,底座上"朱家花园"四个鎏金大字,阳光底下晃得人睁不开眼。
搁往年这时候,大衣哥早该在花丛里吼上几嗓子《牡丹之歌》了。您想想那场景:左边是乌泱泱的直播大军,右边是扯着嗓子应援的铁粉,中间飘着大衣哥的破锣嗓子——嚯!那叫一个热闹!可眼下呢?别说歌声了,连个人影都难找。
转到后院更让人唏嘘。假山池子早成了枯枝烂叶的窝,水池子干得能点火。想当初大衣哥三天两头给锦鲤换水,现在连池底青苔都晒成渣了。最扎眼的是那个秋千架,以前天天排着队等合影,如今孤零零晃悠着,倒成了小两口带娃的专属座驾。
要说最惨的还数那个石磨盘。以前每到腊月,大衣哥推磨、媳妇筛面的场景,活脱脱就是现实版《乡村爱情》。热心的粉丝抢着搭把手,磨盘转得比陀螺还欢实。现在可好,磨缝里都长出野草了,活像被遗弃的旧时光。
眼尖的网友发现,朱家小孙子朱发顺倒成了最大赢家。这孩子见谁都笑,嗓门大得跟他爷爷唱歌似的,抱着酒缸都能玩半天。说到这酒缸,还是单县酒厂当年敲锣打鼓送来的"活体广告位",如今却成了娃的玩具箱。
知情人士透露,往年这时候少说十几家厂商排队送东西。化肥、种子、电动车...最夸张时院里堆得下不去脚。可今年呢?连最爱蹭热度的欧皇三轮车都不见影儿!要不说人走茶凉呢,自打大衣哥年前把网暴者告上法庭,广告商跑得比兔子还快。
您说这事怪不怪?明明大衣哥还是那个大衣哥,牡丹开得比往年都艳,怎么突然就没人捧场了?是粉丝变心了?还是这届网友口味换了?亦或是...(压低声音)背后另有隐情?
要说变化最大的,当属陈萌这小媳妇。当年过门时羞得跟含羞草似的,现在抱着娃坐在秋千上,倒是多了几分当家主母的架势。要不说为母则刚呢,就是苦了那些想拍"大衣哥儿媳日常"的博主们——现在想拍个正脸都得碰运气!
有业内人士分析,朱楼村的冷清其实是网红经济的必然结果。当年那些扛着设备来"朝圣"的,十个里有八个是盯着流量来的。现在直播行业监管严了,靠拍明星日常就能躺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再加上大衣哥主动淡出,可不就树倒猢狲散?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清净未必是坏事。您看朱小伟两口子,以前被镜头逼得跟演连续剧似的,现在倒能安心带娃了。大衣哥也不用天天端着笑脸当吉祥物,闲时侍弄花草,闷了哼两句小曲,这不才是老百姓该过的日子?
只是苦了那些真爱粉——想听《滚滚长江东逝水》怎么办?想看大衣哥推磨怎么整?难道真要去刷旧视频解馋?要我说啊,这网红和粉丝的关系就像牡丹花,开得再艳也终会凋零。就是不知道明年春天,朱楼村的牡丹还会不会红得这么寂寞..
更新时间:2025-04-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