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看穿美国遇强则弱,美财长坦言:美国对华关税战已难以为继


2025年4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摩根大通的一场闭门会议上公开表示,美国对华关税战已难以为继。

这一表态不仅暴露了美国当前经济政策的困境,也引发了外界对中美经济关系未来走向的关注。

美国国债市场的困境

美国国债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据美国财政部数据,截至2025年,美国国债总规模已达36.2万亿美元,仅2025年就有9.2万亿美元的国债到期需要偿还。这意味着,美国财政部需要筹集巨额资金赎回到期债务,同时还需发行更多新债以弥补财政赤字。

近期,美国政府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9%飙升至4.5%,而30年期的收益率则接近5%,反映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利率上升导致国债价格下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抛售的压力。虽然美联储通过加息试图抑制通胀,但这一政策也推高了政府的借贷成本,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

此外,市场普遍认为,近期美国国债市场的波动与大量抛售行为有关。然而,由于美国财政部的报告通常滞后发布,具体抛售主体尚不明确。部分分析指出,外国投资者可能正在减少对美债的持有,而中国作为曾经的最大美债持有国,其动向尤为引人关注。

关税战的经济后果

美国对华关税战始于2018年,初衷是通过加征关税迫使中国改变贸易政策。然而,五年过去了,这场关税战不仅未能实现目标,反而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显著负面影响。

首先,关税战对美国财政收入的贡献有限。尽管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了10%的基础关税,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显示,关税战导致美国经济增长率下调了0.9个百分点,远远抵消了关税收入的微薄增幅。

其次,关税战的成本最终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供货商通常会将关税成本转嫁到商品价格上,导致物价上涨。数据显示,自关税战启动以来,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持续攀升,家庭支出压力显著增加。

此外,关税战未能推动美国制造业大规模回流。相反,许多企业选择将生产线转移至其他国家,如越南和墨西哥,以规避关税。这不仅未能提振美国经济,反而削弱了其全球竞争力。

中国增持美债的可能性

面对国债市场的困境,美国希望通过吸引外国投资者增持美债来稳定市场信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自然成为美国的“目标”。然而,中国是否会增持美债,仍需综合考量。

一方面,中国曾长期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但近年来逐步减少了对美债的依赖。截至2024年,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已不足8000亿美元。这一趋势反映了中国在外汇储备多元化方面的战略调整,增加了对黄金、欧元资产等非美元资产的配置,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另一方面,增持美债对中国而言也存在风险。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可能导致债券价格进一步下跌,造成账面损失。

此外,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中国在增持美债时需要更加谨慎。

然而,从全球经济稳定的角度来看,中国通过增持美债稳定市场信心,也可能带来一定的战略收益。

中美经济关系的未来走向

美国财政部长的表态,暴露了美国当前财政政策的困境,也显示出其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微妙态度。尽管美国释放了希望与中国达成协议的信号,但双方的经济博弈仍将持续。

对于中国而言,是否增持美债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利益和政治风险。与此同时,美国能否通过调整关税政策缓解财政压力,也是其未来经济政策的关键。

可以预见,中美经济关系的每一步调整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全球最大的两大经济体,中美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找到平衡,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

参考信息

观察者网 诺奖得主克鲁格曼:美国遇强则弱,中国已经看穿了

新华财经 逾36万亿美元联邦债务承受之重 未来举债维艰亦或存违约可能

央视新闻 关税战给美国带来的“反噬之痛”刚刚开始

大纪元 美债被中国武器化? 专家:恐完全没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美国   关税   中国   财政部   中美   难以为继   财长   国债   坦言   美国经济   美元   财经   经济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