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英德严阵以待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水利部门全力筑牢防汛防风安全线
英德税务助力茶产业与税收普法融合共进
学法规、促提升!英德召开物业管理专题培训会
大站镇:英州夜谈听民意 亮化工程解民忧
英德严阵以待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
水利部门全力筑牢防汛防风安全线
3支应急排水队伍24小时待命,10个技术组奔赴一线督导,8宗在建水利工程全部停工,15宗水利工程完成排查——英德市水利系统正与台风赛跑。
9月22日上午,清远市水利局召开台风“桦加沙”防御视频调度会后,英德市水利局立即作出部署,全面进入防御台风临战状态,启动水利防汛IV级应急响应后,同步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小组加强综合协调、各司其职。
一线督导 排查风险隐患
超强台风“桦加沙”强度极强、风圈范围极大,具有极端性和巨灾性特征。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英德市水利局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落实各项防御措施。
在启动水利防汛IV级应急响应后,英德市水利局立即进入24小时值班值守状态,领导带班制度同步实施。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有效运转,3支应急排水队伍及排水处理技术组人员全部落实24小时待命,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各类突发险情。
9月22日至23日,英德市水利局累计派出10个技术组共23人次,分赴各镇街开展台风防御督导工作。督导范围覆盖超汛限水库、山洪灾害防御、城市内涝防范和在建工程安全等重点环节。
督导组对英德全市水利工程进行了全面排查,累计检查工程15宗,其中包括7宗水库、3宗电站、1宗堤防和4宗在建工程。通过实地检查,督导组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要求,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风险点,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多措并举,保障城市运行
为应对台风可能带来的城市内涝问题,英德市水利局已派出3个供排水应急队伍及排水处理技术人员,对城区积水易涝点进行全面巡查和应急处置。工作人员已提前排查清理各低洼易涝点排水主管和雨水口,降低市区三大湖水位。在台风来临前,他们完成了各抽排设备的维护调试工作,并将警示警戒设备布置到各个易涝点。截至目前,工作人员已清理雨水排放口36个,累计出动45人次,暂未发现安全隐患问题。
水库安全度汛是台风防御工作的重中之重。英德市水利局分别于9月22日15时和9月23日12时对枫树坪水库、双鱼潭水库进行防洪调度,要求提前预泄,腾库迎洪,确保安全度汛。在9月21日,英德市水利局已印发《英德市水利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要求13宗超汛限的水库务必在23日12时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运行。截至当前,英德全市水库均无超汛限情况,为应对台风带来的强降雨预留了充足的调蓄空间。
重点管控,守好安全底线
英德市具备度汛任务的在建工程共有8宗,目前已全部停工,共撤离施工人员130人。施工单位已落实现场值班制度,密切监控在建工程运行情况。
针对鉴定为三类的屋顶山塘,如东华镇金山塘、铁屎塘,石灰铺镇栏杆山山塘等,英德市水利局已督促镇街及责任单位严格控制水位运用,必要时空库运行,以确保工程安全度汛。该局要求各管理单位强化山塘水库安全管护工作,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及时清理坝体杂草、杂树和溢洪道障碍物,确保山塘水库行洪通畅和大坝安全。
英德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台风“桦加沙”不断逼近,英德水利部门正严阵以待。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各水利工程,特别是山塘水库、电站、堤围等的检查力度,重点做好山塘水库、电站等运行水位监测工作。同时,提醒市民,台风影响期间应尽量避免外出,远离河道、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共同做好安全防范。
(钟履双、李顺辉)
英德税务助力茶产业
与税收普法融合共进
近日,英德市税务局借暑期研学之机,在具有深厚茶文化底蕴的红旗茶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税收普法宣传活动。税企携手、亲子共学,在缕缕茶香中揭开“税”的面纱,同时将税惠政策精准送达企业手中,成为英德税务拓展税收共治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活动中,税务青年化身“税法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税收的世界。一部名为《开学第一课:什么是税?》的税收普法短片以贴近生活的视角激发孩子们对“税”的兴趣;以甲骨文中的“税”字为切入点,串联起“大禹治水”“任土作贡”等历史典故,为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税收文化之旅。课堂还围绕“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场景,讲解税收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帮助孩子们理解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深刻内涵。
“税收就像我们班的班费,大家一起出,就能买到有趣的图书!”在互动环节,小朋友用稚嫩的语言道出对税收的理解。陪同参与的家长也欣慰地表示,这样的税收课堂非常有意义,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进去,连家长也一起补上了税法基础课。
税法课堂之外,税务部门将政策服务融入茶厂经营现实。作为英德红茶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红旗茶厂正通过研学活动串连“茶叶+文旅”新业态。为此,税务部门主动贴近企业需求,聚焦“六税两费”减免等高频政策,精心准备了“税收政策礼包”,并针对各类茶衍生产品、文旅活动等涉税事项,“面对面”讲解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相关政策及开票实操要点,助力企业精准享受税惠红利。
近年来,随着英德红茶产业加速向百亿产值目标迈进,英德市税务局紧扣产业发展脉搏,聚焦茶产业提质升级,通过“点对点”精准辅导帮助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实现合规经营,大力支持茶企从单一种植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转型,鼓励构建“茶叶+文旅”融合新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英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拓展“税务+”宣传机制,积极构建社会协同、多方参与的税收共治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严燕嫣、刘斯思、邱冬泉、陈颖璇)
学法规、促提升!
英德召开物业管理专题培训会
近日,英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召开物业管理专题培训会,市直相关职能部门、部分镇街分管负责人,英城街道各社区、业主委员会业务骨干及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等参会。
培训中,广东清豪律师事务所律师张金青以“法规梳理+案件剖析”为核心,围绕“物业如何履行法定与约定义务”“职能部门应当承担哪些职责”“街道社区怎样监督指导业主大会、业委会依法运作”等三大重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结合实务的解读,让参训人员对物业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实操要点有了更透彻的理解。
“参加这次培训令我收获满满,我学到了妥善处理物业、业主与业委会关系的实用方法,相信今后我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更加从容妥善应对。”参会社区工作人员在培训后表示。
“小物业”牵动“大民生”。下一步,英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持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推动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同时,进一步引导各方依法履职,畅通沟通协调渠道,推动物业、业主、业委会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使小区服务优质、和谐有序,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英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大站镇:英州夜谈听民意
亮化工程解民忧
近日,大站镇大站社区上胡村、杨屋村新安装的38盏太阳能路灯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摸黑走”难题。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新路灯“准时上岗”,明亮的灯光挥洒在村头巷尾,不仅点亮了群众回家的路,更是温暖了群众的心。
今年以来,大站镇始终把“英州夜谈”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干实效,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在之前开展的“英州夜谈”中,大站社区上胡村、杨屋村的村民们普遍反映“村道巷道没有安装路灯、夜晚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这一民生诉求,将上胡村、杨屋村的村道亮化工程列为重点民生项目,整合“6.30”扶贫专项资金,联动爱心企业慷慨相助,协调多方力量推动落实。
如今,在明亮的灯光下,老人们在村道上散步聊天,孩子们在巷道里嬉笑玩耍,邻里间的欢笑在村道巷道中悠扬回响,成为村庄夜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前晚上出门都得小心翼翼,现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道巷道亮堂堂的,晚上出门更方便更安全了。”“安装了路灯,大家都很高兴,吃完晚饭都愿意出门散步休闲、串门聊天。最重要的是孩子晚自习回家安全多了,家长也就放心多了,党委政府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当地群众纷纷点赞。
从“英州夜谈”听民意,到多方联动筹资金,再到项目建成惠民生,彰显了党委政府用心用力办好民生实事、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接下来,大站镇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继续发挥“英州夜谈”机制优势,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努力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下力气、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让人居环境更美、民生福祉更优,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奋力描绘大站镇美丽乡村新画卷。
(张忠扬、苏耀华)
英德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锦炎
编审:罗家裕
更新时间:2025-09-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