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驻临枣地区第一中队人员名簿。(资料图)
记者 盖颐帆 孟令洋
从枣庄沙沟车站驱车十几分钟,我们来到沙沟镇政府打造的“十里湾研习社”。沙沟受降时,缴获的日军驻临枣地区第一中队人员名簿就保存在这里,当地人称它为“镇馆之宝”。枣庄市薛城区档案馆馆长李海流向我们讲述了这份名簿的前世今生。
沙沟受降,是成建制日军唯一一次直接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地方武装投降。这份名簿,是日军在沙沟向鲁南铁道大队投降的铁证,也是目前能够收集到的屈指可数的受降实物。
十多年前,时任枣庄市薛城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的李海流,听几位收藏爱好者提及,临城老街拆迁时,从距离火车站不远的一处老房子墙壁里,翻出了一份沙沟受降时缴获的日军第一中队人员名簿。
名簿的封面用日文写着:“一六八·名簿,第一中队,昭和二十年八月十五日。”由此可知,这份名簿形成于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无条件投降当天。名簿共20页,油印在已经泛黄的草纸上,记载着168名日军的本籍地、现住所、姓名、年龄等信息,按照军衔大小的先后顺序排列,4名将、校军官在前,准士官、下士官数十人及普通士兵在后。在沙沟向鲁南铁道大队缴械的千余名日军中,有一部分人员隶属于这一中队。
当年这份名簿被发现后,曾辗转多位收藏者之手,有的是地方文献收藏爱好者,有的是抗战历史研究者。李海流得知此事时,名簿已经四五人之手。
“这是佐证沙沟受降史实的有力证据。”这个消息令李海流兴奋。2014年,李海流找到薛城一位地方文史爱好者,请他把这份名簿买过来。
此前人们对这份名簿的保护不是很到位,订页的纸捻子被翻断。看到这份珍贵的名簿没有被保护好,李海流感到痛心,这也让他心中萌生出一种保护抗战历史文物的紧迫感。
2021年7月1日,“十里湾研习社”开馆后,这份名簿终于得以问世,陈列在沙沟受降展区的展柜中。只不过,现在用来装订它的白线,已不是原本的模样。
沙沟镇民生诉求办主任(“十里湾研习社”管理办公室主任)魏广运介绍,开馆4年来,已有20多万名访客见到了这份历史真迹。
【报道组特邀顾问: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研究二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闫化川】
更新时间:2025-09-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