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一条科技圈震动的消息从新加坡传出: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代季峰正式加盟盛大集团,领衔筹备一家直指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创业公司。
这位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以“可变形卷积”成果封神的学术新星,在商汤科技和清华园辗转十年后,最终选择站在陈天桥的棋盘上:
后者承诺将新公司50%的利润分给团队,并投入十亿级资金押注这场“解码人脑+AI突破”的世纪豪赌。
这场看似突兀的人才迁徙,实则是陈天桥二十年商业逻辑的必然延伸。
从复旦少年班走出的他,始终在用“时间差”重构商业规则:
2001年以30万美元押注《传奇》,2005年豪掷20亿打造盛大盒子,2016年跨界脑科学研究,如今又将目光锁定在AGI与神经科学的交叉地带。
这个曾经的中国首富,正以“研究为魂,企业为体”的双轮驱动,试图在科技史的坐标系上刻下新的坐标点。
辍学创业:少年天才之路
1999年深秋,26岁的陈天桥做出人生第一个关键抉择:从陆家嘴集团辞职,带着50万元积蓄创办盛大网络。
这个复旦少年班的高材生,放弃了令人艳羡的仕途,选择在互联网泡沫中搏杀。
他的创业方向是“网络迪士尼”,试图构建集动漫、游戏、文学于一体的虚拟社区,但现实很快给他浇了冷水——上线三个月的stame.com用户不足千人,现金流濒临断裂。
转折出现在2001年。
当韩国游戏公司ACTOZ带着《传奇》代理权辗转中国时,陈天桥几乎是用“赌徒心态”押上了全部家底:30万美元版权费支付后,盛大账户仅剩维持一个月运转的资金。
为了让游戏顺利上线,他以“未来分成”为筹码说服浪潮、戴尔提供服务器,又与中国电信协商两个月免费带宽,甚至拉来单机游戏分销商上海育碧代销点卡。
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操作,最终让《传奇》在半年内日活突破百万。而盛大也因为这个操作实现了月营收超千万。
这场豪赌的成功,让陈天桥看清了互联网商业的本质:用极致的资源整合能力,在产业链薄弱环节制造杠杆效应。
2004年5月13日,盛大在纳斯达克上市,开盘市值31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游戏公司。
31岁的陈天桥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曼哈顿的钢筋森林,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资本游戏:盒子计划的超前困局
如果说《传奇》的成功是战术胜利,那么2005年启动的“盛大盒子”计划,则是陈天桥战略野心的集中爆发。
他要做的,是将客厅变成全家人的娱乐中心——通过硬件终端整合游戏、影视、音乐等内容,构建中国首个“家庭娱乐生态”。
这个后来被乐视、小米争相效仿的模式,在2005年显得过于超前。
为了支撑这个宏大计划,陈天桥开启了疯狂的资本并购:以1.5亿元收购起点中文网,4.5亿元拿下边锋游戏,甚至豪掷20亿港元突袭新浪19.5%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他亲自带队研发的盛大盒子,初期因采用英特尔芯片和微软系统,体积堪比台式主机,售价高达6000元,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
更致命的是,2006年一纸正令叫停全国IPTV项目,盒子计划以失败告终。
这次失败也暴露出陈天桥商业逻辑的短板:技术路径依赖外部供应商,政策风险预判不足。
但这场豪赌并非毫无价值——通过收购整合的起点中文网,后来成为阅文集团的核心资产;边锋游戏在2012年以31.8亿元出售,增值近19倍。
这些看似分散的投资,在十年后形成了盛大的“反脆弱”体系。
天才少年:代季峰的盛大实验
2025年的这场人才争夺战,让陈天桥再次站在舆论聚光灯下。
代季峰的加盟,绝非简单的学术跨界——这位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建树颇丰的学者,曾主导“可变形卷积”算法,其成果被纳入PyTorch、TensorFlow标准算子库。
在商汤期间,他带领团队研发的Deformable DETR模型,推动自动驾驶感知算法突破;
2022年回归清华后,其开源的多模态模型InternVL下载量超500万次,成为行业技术底座。
陈天桥为他开出的条件堪称“颠覆行业规则”:新公司利润50%分给团队,30%作为期权池,研发资金上不封顶。
这种“科研-产业”双轨晋升机制,吸引了包括华为、商汤等企业的顶尖人才加入。
他们的目标直指AGI三大核心:让AI接管商业决策、突破算法推荐的“信息茧房”、打造服务老龄化社会的智能体。
代季峰团队正在研发的“视觉-认知融合模型”,正是将神经科学启发的注意力机制,应用于AGI的认知建模。
脑科学狂潮:首富的终极梦想
2016年,陈天桥做出震惊商界的决定:向加州理工学院捐赠1.15亿美元,成立天桥脑科学研究院。
这个被外界视为“退隐信号”的举动,实则是他商业逻辑的升级版——用资本杠杆撬动基础科学研究,再通过产业转化实现闭环。
2025年启动的Mind X实验室,由神经科学和AI领域专家联合领衔,目标是用AI理解大脑、再用脑科学反哺AI。
这种“双向赋能”的模式,在医疗领域已初见成效:TCCI资助的脑虎科技,开发出全球唯一同时实现运动和汉语解码的植入式脑机接口,为渐冻症患者提供新的沟通方式。
陈天桥又亲自操刀“大圆镜”,通过动画,将复杂的脑科学原理转化为中学生能看懂的内容,累计播放量超2000万次。
这种“研究-传播-商业”的闭环,正在重塑科学界与公众的互动模式。
正如他在内部信中所说:“以年轻AI人才的成功,定义自己的第二次成功。”
时间差博弈:中国科技的破局之道
从《传奇》到AGI,陈天桥的商业逻辑始终围绕“时间差”展开:在政策红利期切入游戏赛道,在硬件爆发前布局家庭娱乐,在AI泡沫前深耕脑科学。
这种“提前半步”的战略,让他在每次行业洗牌中都能占据主动。
代季峰的加盟,标志着陈天桥的商业逻辑进入3.0时代:用学术资源降维打击产业痛点,用产业利润反哺基础研究。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陈天桥的跨界博弈仍在进行。
从游戏帝国的缔造者到脑科学的布道者,他始终在用资本与智慧丈量科技与商业的距离。
当AGI与脑科学的火花在实验室迸发,当“大圆镜”的科普视频在全球传播,这位曾经的首富,正以自己独有的方式书写他的成功路程。#头条深一度#
本文作者 | 木易蜜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