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大关,这是自2015年7月以来首次重返这一重要关口。市场总市值一年内激增近40万亿元,日均成交额屡次突破2万亿元,真可谓,中国股市“十年等一回”。
这一历史性时刻引发了市场广泛讨论,那么,A股重返4000点,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还是阶段性高点?本文以下对此做一具体分析。
市场概况
本轮牛市行情的起点为2024年9月下旬,截至2025年10月,A股市场呈现以下特征:
1、指数表现
上证指数自2024年9月26日的3000点起步,经过一年多的稳步攀升,于2025年10月28日突破4000点,盘中最高触及4010点。创业板指、科创50等指数涨幅居前,显示科技成长板块持续领涨。
2、市场规模
截至2025年10月,A股总市值已扩张至120万亿元,较2015年7月的56万亿元增长115%。上市公司数量达5452家,近乎2015年7月2800家的两倍。
3、估值水平
当前A股整体市盈率约22.59倍,低于2015年7月的24.1倍。创业板指PE百分位50.5,PB百分位61.22;基建工程PE百分位56.22,PB百分位16.05。
历史对比
A股历史上曾两次突破4000点,2007年5月:上证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后继续疯狂上涨,8月突破5000点,10月达到6124.04点的历史最高位,随后因估值泡沫破裂引发剧烈调整。

2015年4月:上证指数再次站上4000点,这一轮牛市从3000点到4000点仅用47个交易日,在4000点上方停留57天后见顶。
2007年、2015年股市曾两次在4000点附近启动牛市,当时主要依赖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驱动,而当前市场则呈现出科技驱动的不同特征。
与历史相比,本轮上涨从3000点到4000点累计用时约397天,走势更为平稳,基础更为扎实。当前市场杠杆率可控,证券化率约为88%,仍低于美国200.7%和日本180.4%的水平,显示承接能力相对健康。
宏观经济与政策基本面
一、宏观经济
2025年中国经济呈现以下特点:
1、经济增长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1%,三季度单季增速达5.3%,创年内新高。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制造业投资增速维持在9.1%的高位。
2、基本面改善
中国经济基本面改善则夯实了A股上涨的基础, 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1.6%,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速尤为亮眼。 与此同时,A股光模块板块三季报显示,超八成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华工科技、中际旭创等企业盈利规模均超1亿元。
3、风险因素
房地产投资仍同比下降8.2%,CPI同比涨幅连续三个月低于1%,PPI连续七个月负增长,通缩阴影若隐若现。

二、政策环境
2024年9月以来,资本市场改革成效显著:
1、改革措施
新"国九条"构建的"1+N"政策体系逐步落地,退市新规淘汰47家ST公司,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覆盖83%的标的。降准降息释放流动性,专项扶持政策强化投资者信心,北向资金净流入创近三年新高。
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营收增速显著快于传统行业,消费复苏与制造业PMI回升提供业绩支撑。
2、资金面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从2024年的21%提升至28%。险资权益配置稳健增长,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约4.74万亿元投向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
三、市场结构变化
散户资金流入减少,机构资金(社保、养老金等)成为主力,市场情绪更趋理性。

四、科技驱动型牛市
与前两次牛市主要依赖金融、地产等传统行业驱动不同,此轮行情的特点为科技驱动型牛市。信息技术板块贡献显著(沪指超50%涨幅来自AI算力、半导体等科技领域),北向资金和公募基金科技主题产品募集热度回升,形成内外资共同做多的格局。
市场各方观点
市场分析对于A股当前4000点位置及未来走向存在以下不同看法:
乐观观点
多数专家认为,此次4000点与2015年有本质区别,驱动因素为政策改革红利释放、经济弱复苏、科技产业升级共同推动市场上涨,可能成为新一轮牛市的起点
和讯投顾郑镇华指出,当前市场资金面、政策面、估值和技术面均向好,机构资金(如社保、养老金)持续流入,市场结构比2015年更健康。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认为,本轮牛市始于2024年9月的政策转向,目前站上4000点标志着行情已确立,属于慢牛、长牛。
中信建投认为,本轮信心重估牛启动,关注七条逻辑线索,包括房地产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央国企股东回报等。有专家认为4000点可能是新牛市的起点,但提醒投资者需关注仓位管理和风险承受能力。

此外,宏观经济改善、政策支持(如减税降费、科技创新扶持)以及居民储蓄向股市转移,均为市场提供了基本面支撑。
谨慎观点
技术面显示,KDJ指标已进入超买区域(K值85.35),短线筹码占比高达51.31%,获利盘兑现压力显著。行业表现分化加剧了不确定性,电子、计算机行业累计上涨超14%,而银行、煤炭等红利板块涨幅不足5%。
与历史对比:本轮上涨基础更为扎实,杠杆率可控,但估值已处于相对高位。短期技术面超买、行业分化、外部贸易摩擦等可能引发波动,其后续走势值得参考。
目标点位预测
机构对A股后市目标点位存在分歧,但普遍持乐观看法。
4000点
被视为合理估值修复点位,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等认为当前市盈率偏低,站上4000点只是时间问题。

5000点以上
部分观点认为2025年可能触及5000点,主要因政策加码和市场调整到位。技术分析甚至预测若慢牛延续,2026年或达5500-5800点区间。
综上所述,对于投资者而言,4000点可能是新一轮牛市的起点,但市场短期波动难免。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可关注有基本面支撑的科技成长板块和低估值蓝筹股。
而对于短期投资者来说,则需警惕技术性调整风险,避免追高被套。资产配置上,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合理控制仓位,分散投资。
事实证明,股市涨跌也有其规律,不过是资本市场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没有人能准确预判股市未来走势。A股最终能否持续走牛?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复苏的持续性、企业盈利改善程度以及全球宏观环境变化。
因此,对于股市的涨跌起伏,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顺应市场趋势,提前预判并作出布局。同时需密切关注基本面和政策面的最新动态,切勿陷入追涨杀跌的操作误区,以至沦为庄家收割的韭菜。
#打卡金秋中国#
热点我见
倾注思想,专注写作,关注热点
2602 篇内容创作
更新时间:2025-11-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