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4轮经贸会谈刚结束,还不到24小时,美国财长就火急火燎的施压27国盟友,要求对中国还有印度加税,到底有何目的?
美国财长贝森特
咱们先捋捋这事儿的时间线:就在9月14日至15日这两天,中美还在马德里谈得 “有来有回”,并且就解决相关问题,达成了基本框架共识。
外界还以为 “能缓口气了”,结果没想到,在9月15日当天,美国就迫不及待要动手了。
身为谈判代表的美国财长贝森特,当着一众记者的面,就直接说了“希望欧洲国家能够尽一份力,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税”。
他还信誓旦旦的表示,只有欧洲先动手对中印征税,美国的行动才能继续推进。而且他敢保证,只要欧洲这么做了,那么俄乌冲突“将在90天内结束”。
贝森特这番话,简直是把欧盟架在火上烤。而中美刚下谈判桌,美国就忙着给欧盟“派任务”,背后显然还有更加复杂的政治考量。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美国总统特朗普
首先,美国这波 “双标操作”,本质是把欧盟当 “枪使”。
很多人可能没看透,美国让欧盟先动手对华加税,根本不是为了 “制裁俄罗斯”,而是想借欧盟的手,把对华贸易战的 “火” 烧得更旺。
过去几个月里,美国靠关税这一招,不仅没能迫使中方让步,反而导致美国的进出口商们,蒙受损失。
所以,现在美国就想拉欧盟当 “垫背的”:欧盟要是先加税,中国反击的时候,美国就能躲在后面看热闹,还能趁机抢占欧洲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而且美国拿捏欧盟的手段,说穿了就是 “能源 + 安全” 这两张牌。
受对俄制裁影响,欧洲扩大进口美国天然气
现在欧盟不少国家的天然气,还得从美国购买,美国一句话就能让天然气价格翻倍;
再加上北约框架里,欧洲防务安全还非常依赖美国,如果拒绝听从美国的指令,特朗普说不定还真会撂挑子,不管欧洲的安全了。
之前欧盟想跟中国签投资协定,美国不就是靠这两招搅局的?现在故技重施,就是吃准了欧盟 “不敢不听话”。
所以说,欧盟现在的处境,就像是一块儿 “夹心饼干”,左右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但美国的施压归施压,欧盟自己心里还是门儿清的:加税这事儿,就是 “自杀式操作”。
特朗普会见欧洲多国领导人
先看德国、法国这些核心国家 —— 德国大众、宝马在华工厂还要盈利;
法国的空客飞机,需要来自中国的海量订单。
要是真对中国加税,受到反击是必然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企业。
但东欧那些国家又不一样,比如波兰、立陶宛,它们跟中国贸易少,反而靠美国的安全援助过日子,所以在涉华议题上,对美国亦步亦趋。
其次,这事儿关乎的不只是欧盟的利益,更有可能对全球贸易,以及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严重冲击,由不得欧盟头脑发热。
中欧关系
要知道,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商品里,60%以上是机电产品,比如汽车零件、手机芯片这些。
很多欧盟企业的生产线,一天都离不开中国的零件。
要是加税,这些零件价格涨了,欧盟企业要么自己扛成本,要么就涨价卖给消费者,最后还是普通民众买单。
更麻烦的是,现在全球产业链都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工厂要是因为加税减少生产,东南亚的组装厂就会缺零件,美国的零售商也会断货,最后整个链条都会受到影响。
所以中方早就把话说在了前头,美国以购买俄罗斯石油为借口、胁迫有关国家对中国加征“次级关税”,是典型的单边霸凌行径,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不允许任何方面损害中方利益!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前美国加税,中国就通过扩大内需、跟东盟国家深化合作,优化了自身产业结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现在哪怕是欧盟迫于压力,最终选择配合美国的行动,中国也会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的技术优势。
到时候,恐怕欧洲后悔也晚了。
最后,透过这件事,其实可以总结出三条规律来:
第一,欧盟的 “自主” 才是唯一出路。要是一直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只会越来越被动。
第二,美国的 “双标” 根本藏不住。一边跟中国谈 “合作”,一边逼盟友搞 “对抗”,说白了就是想维持自己的霸权。
第三,中国的“底气”在于自力更生。近些年来,中国厚积薄发,在许多领域的国产化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才无惧美国的施压和逼迫。
中国对外贸易市场前景广阔
总而言之一句话,随着实力的此消彼长,美国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光靠“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制衡中国了,所以又开始拉上盟友搞“合围”。
然而中方早有破局之策,唯有不断发展自身实力、突破关键技术的封锁,才能牢牢捍卫自身权益!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