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这事儿,从2018年闹到现在2025年,已经成了全球经济的大新闻。特朗普上台后就把关税当成武器,想逼中国让步,结果没想到中国不慌不忙地打出几张牌,让美方有点措手不及。美媒和官员私下里都承认,这里面有严重的战略误判。特朗普团队当初以为加关税就能让中国赶紧求和,因为中国对美出口多,顺差大,以为中国离不开美国市场。可实际情况是,中国早就准备好应对方案,不但没求饶,还一步步反制,让贸易战拖到现在这个地步。美方现在骑虎难下,全球供应链都乱了套,企业成本涨,消费者买东西贵了不少。
先说说贸易战的来龙去脉。2018年3月22日,美国宣布对进口钢铝加征关税,25%和10%,表面上针对全球,但矛头直指中国。4月3日,中国就回击,对美国水果、猪肉等128项产品加税,价值30亿美元。特朗普不服气,6月15日公布500亿美元中国商品清单,7月6日正式对340亿美元征收25%关税。中国当天就对等反击,大豆、汽车这些美国强项都中招。8月23日,美国又加160亿美元,中国也跟上。9月24日,美国对2000亿美元中国货征收10%,2019年5月10日升到25%。特朗普当时在社交媒体上说,中国会承受不住压力,得来求和。可中国没那么做,坚持自己的节奏。
到2019年,谈判谈谈停停。10月11日,双方同意暂停升级,12月13日达成第一阶段协议,2020年1月15日签字。美国暂停部分关税,中国增加买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但疫情一来,执行就出问题,供应链断裂,港口堵塞。特朗普2020年败选,拜登上台后基本维持这些关税,没大动。2024年11月5日,特朗普又赢了,2025年1月20日就职。2月4日,他就签令,对所有中国进口加10%额外关税。企业开始算账,成本怎么分摊。4月4日,中国宣布对美国所有进口加34%关税。4月8日,美国把关税升到84%。特朗普4月10日威胁再加,说中国犯了大错,得面对104%关税。中国外交部回应,坚持维护权益。4月23日,特朗普又说可能降关税,但中国使馆否认在谈。4月25日,彭博社报道,美方误判北京会屈服,导致准备不足。
10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华100%关税,从11月1日生效。全球股市跌,企业忙调整订单。10月12日,中国加强稀土出口控制,矿山输出量受限。高科技产业马上感受到压力。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说,美方筹码没那么多,TikTok法案推迟,小额包裹税取消。这些都没压住中国。整个过程,美媒多次点出特朗普团队的错误。纽约时报4月24日报道,美官员私下说,低估了中国反应,本以为中国会第一批求豁免。政客新闻网文章也说,特朗普高估自己,低估对手。中国没像加拿大墨西哥那样全盘让步,坚持原则。
特朗普没想到中国敢这么打,主要因为中国手握五张牌,每张都打得准。第一张牌是快速找替代供应链。从2018年下半年,企业就转向越南、印度买原材料。订单转移快,东南亚工厂忙起来,本土企业少受冲击。第二张牌是把美国市场空缺给其他国家。欧洲供应商拿走份额,贸易展上签约多。第三张牌是稀土出口管制。中国控制全球69%稀土生产,90%精炼。2019年5月加强管理,2025年10月进一步收紧。稀土用于磁铁、电子,美国国防和高科技离不开,这张牌让美方难受。第四张牌是建强大本土供应链。投资创新,本土化生产,自给率升。第五张牌是扩大国际贸易合作。与欧盟、东盟、拉美签协议,贸易额增。美债作为潜在工具,虽然没直接卖,但减持257亿的消息让美媒警觉。中国这些牌不是临时想出来的,早有准备。
美方承认犯下严重错误,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特朗普顾问罗伯特·奥布莱恩2024年6月18日说,中国没履行第一阶段协议,美方输了。外交政策杂志2025年9月报道,白宫高层承认特朗普对华策略错。从美债减持看,中国在战略上更有耐心。特朗普以为关税一加,中国经济就崩,可中国GDP稳住,出口多元化。美媒像彭博社说,特朗普误判北京韧性,没准备好长期对抗。中国外交顾问吴心伯4月25日在上海论坛说,美方以为中国会崩溃投降,结果没料到中国没慌。
贸易战的影响不小。美国消费者物价涨,超市东西贵。企业移生产基地,东南亚受益。中国经济转向内需,创新多。全球格局变,国家间贸易重塑。事件证明,博弈不只关税,还资源和技术。特朗普任内推多项政策,但国会阻力大,经济压力重。他的贸易策略留长期影响,到2025年10月,关税升级可能带更大不确定性。双方得对话,避免更多损害。中国反制显示,准备充分,贸易战没按美方剧本走。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