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年薪4亿,为何顶着骂名给中国送技术?
在美国硅谷,有位华裔女性CEO最近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她就是AMD的掌门人苏姿丰,一个年薪高达4亿的“芯片女王”。
就在美国政府对中国芯片产业层层设卡时,她却不惜顶着“通敌”的骂名,坚持与中国合作。这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和远见?
说起来,苏姿丰可不是普通人物。她31岁就与杨振宁携手拿下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最早获得诺奖的华人之一。但更让人佩服的是她作为企业家的胆识。
2014年她接手AMD时,这家公司可谓凄惨至极。
股价跌到不足2美元,公司账户上还背着22亿美元的债务,连总部大楼都卖了还债。
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觉得AMD没救了。
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苏姿丰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与中国企业合作。

她通过向中国海光微电子授权技术,并与通富微电成立合资公司,获得了6.6亿美元的救命钱。
这一决定立即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有人甚至骂她“背叛国家利益”。
但苏姿丰心里跟明镜似的,她深知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之一,还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
那个时候,AMD要么抓住这根救命稻草,要么就可能破产倒闭。
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这笔来自中国的资金帮助AMD撑到了Zen架构研发成功。
随后,AMD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股价从2014年的不足2美元一路飙涨到超过100美元。
但苏姿丰的“中国情结”不仅仅出于商业考量。虽然3岁就随家人移居美国,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

她曾公开表示:“我的根在中国,我希望看到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在中美科技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苏姿丰的这种立场自然引来了更多争议。
2025年4月,美国实施了新的AI芯片出口管制,这给AMD造成了15亿美元的损失。
面对压力,苏姿丰既不硬顶也不退缩,而是巧妙地寻找合规路径。
她带领技术团队将7纳米芯片改为14纳米“特供版”,使其符合出口规定。
虽然性能有所降低,但这些产品依然能满足中国市场的部分需求,而且完全合法。
如今,AMD在中国已经拥有4000多名工程师,与超过100家AI企业合作,客户包括腾讯、百川智能等大公司。
苏姿丰每年都会访问中国,2025年3月还首站到访联想总部,联手推出AI服务器。
对于苏姿丰来说,中国不仅是市场,更是AMD未来发展的关键。她甚至公开表示:“中国不是选项,是AMD的未来。”
这句话在美国引起了巨大争议,但她从不在意。
在她的领导下,AMD在中国的业务蒸蒸日上,2025年二季度客户端业务增长67%,游戏业务增长73%。
苏姿丰的这种坚持,其实建立在对芯片产业的深刻理解上。
她明白,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垄断整个芯片产业链。

中国在全球半导体封测环节的份额超过40%,这意味着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全球芯片产业都将受到影响。
而且,中国的AI算力市场正在快速增长,2024年规模达到187亿美元,同比增长45%。这样的大蛋糕,任何有远见的企业家都不会轻易放弃。
就连英伟达也在推出中国特供版芯片,这说明苏姿丰的选择并非特例,只是她更加坚定和坦诚。
苏姿丰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当今世界,科技或许有国界,但商业必须有全球视野。
她顶住压力与中国合作,既救了AMD,也为全球芯片产业的协作共赢树立了榜样。
从濒临破产到市值千亿,苏姿丰用她的智慧和勇气证明了全球化合作的价值。
在芯片这个全球化的产业里,谁又能真正离开谁呢?也许正如苏姿丰所实践的那样,商业的归商业,政治的归政治,才是对人类科技进步最负责任的态度。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