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城垣图志
涞水古称遒县,隋代,曾改名固安县、永阳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称涞水县。
涞水县城,明永乐中移至今地,景泰初建城,周三里85步,池深八尺,阔2丈;四门,东朝阳,西望台,南迎秀,北拱宸。后以东西门不宜开,堵之;崇祯7年易为砖城。
南门外东西大街居民凑集。有门二,东忠孝,西迎恩。南门外分四关
遒城老文庙位置位于现县委大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毁于洪水灾害,1985年涞水县委大楼动工时曾出土碑刻和瓦当。 据说当年的涞水县城,散布着大小二十余座庙宇,如今唯有振兴街北侧的城隍庙,依然立于原处。“此庙建于洪武八年(1375年),明弘治四年(1491年)、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隆庆二年(1568年)均有修葺。”
涞水城南门(迎秀门)
翼云楼(南门楼)
涞水县北关文昌宫山门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