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麻烦各位看官点击一下“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间
文丨太阳当空赵
编辑丨太阳当空赵
人口出生率是近些年一直高居不下的热门话题。
日本和我国广东省的人口数量相当,都是拥有1亿多人口,此前有专家预测2024年,日本的出生人口会跌破70万。
故而不少人好奇,我国广东省的出生人口会是多少?广东省会比日本更为“惨烈”还是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日本的人口困境中,经济压力无疑是压垮生育意愿的沉重稻草。高昂的房价,犹如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将年轻人隔离在“家”的门槛之外。
东京一套普通公寓动辄5000万日元的价格,对于平均年收入仅300万日元的年轻人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即使选择租房,也面临着不小的经济压力。
在如此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结婚生子,更像是一种奢侈的梦想。低薪资和非正式就业的蔓延,进一步加剧了年轻人的经济困境。
超过40%的非正式员工,收入低,福利差,工作稳定性也难以保障,这使得他们对未来充满担忧,更不敢轻易承担起养育子女的重任。
即使勉强组建家庭,也往往因为经济拮据而选择少生甚至不生。除了经济压力,日本职场文化也是导致生育率低下的重要因素。
“过劳死”并非耸人听闻的个例,而是日本职场的残酷现实。2023年,因过度劳累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891人,这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无数日本年轻人为了工作牺牲了个人生活和家庭时间。
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他们身心俱疲,哪还有精力和时间去谈恋爱、结婚、生子?
企业也深受人口减少的困扰。劳动力短缺导致招工难成为普遍现象,即使大幅提高工资,也难以吸引到足够的劳动力。
2024年,日本企业平均工资涨幅高达5.2%,制造业涨幅更是达到6.1%,创近20年新高,然而,仍有超过70%的企业表示招不到人。
这不仅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更暴露出日本经济结构深层次的问题。然而,仅仅关注经济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日本的人口困境。
社会观念的转变,同样扮演着关键角色。不婚不育的观念在日本社会逐渐蔓延,晚婚、不婚、选择独自生活或非婚同居的比例越来越高。
这种观念的转变,一方面源于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个人生活和自由的追求。他们不再将结婚生子视为人生的必选项,而是更加注重个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形势,日本政府也并非无所作为。他们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育的政策,例如提供生育补贴、增加育儿假等。
然而,这些政策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生育率依然持续低迷。这说明,单纯依靠经济补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深层次的社会观念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才是破解日本人口难题的关键所在。
与日本的人口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东省展现出蓬勃的人口活力。113万的新生儿数量,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容忽视。在粤东的潮汕地区和粤西的湛江等地,“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家族观念浓厚,子孙满堂被视为家族兴旺的象征,生育后代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意义。这种文化氛围,无疑对维持较高的生育意愿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文化传统并非唯一的解释。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也是吸引人口、促进生育的重要因素。
发达的珠三角地区,拥有广州、深圳两个一线城市,以及佛山、东莞等经济强市,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家电、汽车、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达到1.2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9%,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其他省份的“新广东人”。
这些年轻人被广东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机遇所吸引,来到这里工作、生活、结婚生子,为广东的人口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此外,广东省政府也在积极探索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在托育服务方面,大力推进公立托育机构建设,例如广州计划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5个,以减轻家庭的育儿负担。
在女性就业保障方面,明确规定企业不得因女性生育而歧视或辞退员工,保障女性的职场权益,消除她们生育的后顾之忧。这些政策的实施,为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提供了制度保障。
广东年轻的人口结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2023年,广东60岁以下人口超过1亿,其中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达到8460万,在全国各省区中排名第一。
庞大的劳动年龄人口,不仅为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新生儿的不断增加,也带动了母婴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增长。
将日本和广东的人口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生育率的差异并非简单的文化或经济因素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复杂现象。
日本面临的困境,在于经济压力过大、社会观念转变以及政府政策未能有效应对。高房价、低收入、职场压力、不婚不育观念的盛行,共同构成了抑制生育的强大阻力。
尽管日本政府出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但由于未能触及问题的根源,效果有限。
广东的成功经验则表明,经济发展、文化传统和政府政策的协同作用,才能有效提升生育率。广东不仅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就业机会,还保留了重视生育的文化传统,同时政府也积极出台支持生育的政策,多管齐下,形成了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
从日本的经验教训和广东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仅仅依靠经济补贴,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生育率低迷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减轻年轻人的经济压力,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社会观念,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人口问题关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未来命运。日本的人口危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如同支撑经济大厦的地基,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大厦都将面临坍塌的风险。日本的老龄化和人口萎缩,已经开始拖累其经济发展,并对其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1.《日媒:日本“儿童小饭桌”开始“老龄化”》环球网2025-02-06 06:59北京
2.《少子化阻碍经济发展!为了刺激生孩子,韩国日本有多拼?新浪财经2025-02-09 22:32
3.《比重再上升!日本老龄化率达29.3%,劳动力短缺下“2025问题”紧迫》第一财经2024-09-18 15:16
4.《新出生人口113万,连续七年全国第一》南方都市报2025-01-26 00:00
5.《广东GDP达14.16万亿,连续七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第一财经2025-01-25 18:58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