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和沙皇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在中俄两国的历史学界都认为自己向对方让步的自媒体文章,在网上一搜一大把。但是我个人看了一下,99%都是废话连篇的垃圾文章。所以我决定,根据这个话题,写一篇观点文,来以正视听。
和日本、缅甸、越南、CX这些华夏的老邻居不同,俄国其实属于华夏的新邻居:因为在晚明之前,俄国和华夏堪称自古以来毫无交往。华夏在东亚,而俄罗斯人的老家在东欧。两者之间隔着整个西伯利亚雪原。
不过这一切在16世纪后期发生了变化。
宛如华夏历史上喜欢把周边落后的邻居视为蛮夷一样,欧洲人也有蛮夷的观念。比如在欧洲人眼里,西欧才是文明正统,而东欧什么的,英国什么的,都是蛮夷。
俄罗斯这个蛮夷其实名副其实:因为俄罗斯经济太穷。
俄罗斯于是盯上了毛皮生意——俄罗斯人听说过,在乌拉尔山的另一侧,有着大量的能够提供毛皮的动物。所以俄罗斯人在16世纪后期,越过乌拉尔山,开始对东方的征服——这其中包括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大约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俄罗斯人出现在黑龙江流域。
而对于中华帝国来说,外兴安岭算是“北极”的概念了。
其实我说句不客气的话,很多历史爱好者的地理或者说理科水平大多不大好。他们以为外兴安岭南北的气候差不多,却忽略了,来自北极的寒流,在外兴安岭一带,多少会因为山脉而得到削弱。但即便如此,黑龙江省每年都有大半年的气候处于低温局面。
所以数千年来,中华帝国对于北亚都没什么兴趣可言。
而当时黑龙江流域的女真部落,不少被征发到关内和明军的作战,因此俄罗斯人得以没费多大力气,就越过外兴安岭,进入到黑龙江流域,而后建设堡垒,开始殖民。
俄国人出现在黑龙江流域的时候,清兵忙于和明兵交战。之后很多年时间里,清廷面对三藩之乱以及收复台湾。因此对于俄国人的殖民活动没能直接干预。直到解决台湾问题以后,康熙帝才开始考虑解决北方边疆的问题。
于是康熙帝出兵到外东北,和俄军交战。这就是清俄战争。其实当时清廷和沙俄都不愿意把战争规模扩大化:因为对于清朝来说,第一个需要对付的敌人是准噶尔蒙古,而非老家来自东欧的。而对于当时的俄国来说,自己需要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
因此双方经过一番交战后,清朝和沙俄其实彼此都忌惮对方的实力。所以,双方经过一番协议,《尼布楚条约》诞生了。
不过,中国和俄国的历史学者,对于这份条约的评价却截然不同。
中国的历史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是清朝做出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所谓做出让步指的是清朝放弃了对部分争议土地的主权,此外,还把贝加尔湖以东-额尔古纳河以西这一片土地,承认为俄国领土——这一土地上的蒙古人,不少都做了内迁。当然按照《营口历史》描述,也有部分这一区域的蒙古人,迁移到了营口境内。
不过,俄罗斯的历史学者的结论截然不同。
俄罗斯的历史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是不平等条约。理由是俄罗斯人“开发了”黑龙江流域,而俄国沙皇忌惮清廷的武力压迫,被迫“割让”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土地。
所以,这就导致了中俄两国历史学界,对于这份条约的看法,得出都是自家吃亏的结论。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