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两个平台被查!

近日,国家网信办依法查处多家知名网络平台登上热搜。9月23日,今日头条和UC平台因热搜榜单管理问题被处罚;而在此前几天,微博、快手和小红书也因类似原因被约谈整改。

网信部门的通报中,“热搜榜单”“主榜高位”“重点环节”“频繁呈现”“多条”“大量”等字眼密集出现。这说明网络平台炒作明星个人动态和琐事不是偶尔而是频繁,不是单条而是多条,不是在榜单尾部而是在重点环节,这样的热搜榜单,变味成了炒作明星琐事的“专场”。

而一系列处罚释放出明确信号:网信部门正持续聚焦破坏网络生态的违法违规突出问题。这些案件显示,网络生态问题已成为监管重点。

这几则新闻让华仔想起了一句老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今日头条、微博、小红书等作为拥有海量用户的平台,这次被“点名”,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在追逐“流量经济”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明星琐事成为算法的“宠儿”。明星被街拍、明星八卦“爆料”、明星非公开行程等琐事话题,比普通内容更能博取眼球、获得流量。

这件事的核心,与其说是对平台的“处罚”,不如说是一次清晰的“提醒”。提醒什么呢?那就是:算法不能只算“流量账”,更要算“责任账”。

或许平台方会觉得委屈:热搜话题是算法根据热度自动抓取的,落地页置顶也是为了满足用户关注度。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当一个平台过度依赖冰冷的流量逻辑时,就很容易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陷阱。

不良信息往往更具情绪煽动性,更容易获取点击,如果平台对此放任自流,甚至暗中鼓励,那整个内容生态就会像一片只施化肥不除杂草的田地,看起来繁茂,实则毒素积累,最终破坏的是所有用户的体验和网络环境的健康。

网信办这次出手,罚的不是“热度”,而是“放任”。它划出的红线是:平台不能只做一个被动的“技术提供者”,而必须成为一个主动的“生态守护者”。

作为平台重要的信息展示区域,热搜榜单就像一张报纸的报眼,重要性不言而喻。热搜榜单展示什么、展示多久、在什么位置展现、以什么顺序展现,体现的是平台的价值取向和责任担当。

这需要投入更多人工审核、优化推荐机制,甚至在短期流量和长期生态之间做出更明智的取舍。这确实会增加运营成本,但这是巨头们享受流量红利时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

对我们用户来说,这也是个反思的机会。我们每一次的点击、评论,其实都在为算法的“偏好”投票。如果我们也对标题党、情绪化内容感到厌倦,不妨也用心投票,多关注和支持那些真正有营养的内容。

网络空间的“大扫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平台履行主体责任,监管部门精准执法,用户保持理性清醒,这三方合力,才能真正让网络空间更清朗。正如网信部门所强调的:“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

算法再精密,也不能取代责任与担当。每一次点击、每一次转发、每一次评论,都在共同塑造着我们的数字家园。

* 本文版权归深圳市龙华区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深圳龙华”微信公众号。

龙华融媒

LHRM

文案| 林玲

部分内容来源| 网信中国 新华社(公众号)

编辑| 林玲校对| 吴乐思

审核| 唐晓腾 付思琪统筹制作| 深圳市龙华区融媒体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科技   两个   平台   网络   流量   算法   生态   明星   责任   琐事   用户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