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伟达的H20芯片又成了科技圈的热门话题。这家美国芯片巨头宣布恢复对中国市场的销售,但背后的故事可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事情要从今年7月说起。当时英伟达对外放话,说美国政府已经批准他们向中国出口H20芯片,可实际上,这不过是场“提前秀”——美国当时根本没发许可证,只是口头承诺而已。英伟达当时只是提交了申请,正眼巴巴等着审批呢。
为啥审批这么慢?据媒体报道,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之前对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动了刀子,裁了不少人,导致许可证审核严重积压,数量可能是近30年最多的。就算英伟达提交了申请,美国也同意发证,真拿到手也得等不少时间。
不过近日媒体说英伟达已经正式拿到许可证,能向中国出口H20了。为啥这次这么快?原来黄仁勋(英伟达CEO)特意去拜会了特朗普,靠“人情世故”提前把证搞定了。这操作确实够溜,但拿到证就能像以前那样在中国市场“躺赚”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现在的形势和以前可不一样了。首先,国产AI芯片已经支棱起来了。比如华为的昇腾系列,性能早就超过了H20,用周鸿祎的话说:“现在大家都买华为芯片,英伟达的性价比不香了。”以前是没替代品,现在有了更强的选择,谁还非得盯着H20?
其次,H20本身也摊上事了。前阵子“网信中国”发消息,说英伟达的算力芯片存在严重安全问题,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还约谈了英伟达,要求他们解释H20的漏洞和后门风险。虽然黄仁勋拍着胸脯说“没后门、没监控软件”,但光靠嘴说谁信啊?英伟达说要“证明”,可这信任一旦没了,想重建可难了。
以前大家买H20,是因为没得选;现在既有更强的国产芯片,又担心H20有安全隐患,谁还敢大批量采购?可能有些私营小企业为了短期需求会用,但中国的IT基础设施服务商、大企业估计不会立刻恢复采购——毕竟涉及数据安全,谁敢冒险?
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可能降到50%左右,而国产芯片的自给率会超过40%。这说明啥?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依赖正在快速减少,H20再想靠“阉割版”芯片收割市场,没那么容易了。
说白了,英伟达这次拿到许可证,只是迈过了“能卖”的门槛,但“好卖”的门槛已经越来越高。国产芯片的崛起和安全问题的阴影,让H20在中国市场的路,注定不好走。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