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施压下,欧盟出现了服软信号,打算跟中国“掀桌子”,冯德莱恩早已暗示,谁会是最终赢家?
最近几天,有欧盟官员透露,欧委会计划在未来几周,对中国的钢铁及相关产品最高加税50%。欧盟还计划将“购买欧洲产品”作为参与公共工程的条件,未来欧洲的铁路、公路等基建设施将采用“欧洲绿色钢铁”,而欧洲的大型企业的车队也将优先购买欧洲的电动汽车。这还没完,前欧盟高级官员还透露,欧盟正在筹备20项反倾销调查,作为对中国的“贸易防御措施”。欧盟对中国打出的这一套“组合拳”,明显是想断中方后路,逐步堵死中国商品输欧的通道,尤其是最后的“20条通牒”,如果付诸实施,多个领域的中欧贸易都将受损。
欧盟的动作跟美方有关。今年9月上旬,美总统特朗普以“购买俄能源”为由,要求欧盟27国对中印加税,幅度为50%-100%。特朗普还忽悠欧盟,如果这么做了,美国将考虑跟进。这明显是要拿欧盟当枪使,从今年2月开始,美国对中国发起关税战,引发了美国内部的金融震荡和供应链危机,而中国在稀土、粮食和能源领域的反制措施,更是让美方痛彻心扉,最终主动与中国休战。眼见自己打不过中国,特朗普便想把欧盟推到前面,与中国拼消耗,这种算计明眼人都能看明白。
在特朗普发话后,偏偏中国的贸易伙伴——欧盟跪了。不久前,欧盟以制裁俄罗斯为由,将12家中国实体拉入“黑名单”,如今又放出风声要对中国加税,并加码反倾销调查,欧盟给出的理由还是“产能过剩”的老一套,明显是要针对中国。这么做有什么后果?墨西哥打了个样,最近墨西哥计划对“关键领域的进口商品”加税,其中在汽车领域加税50%,而墨西哥的汽车大部分来自中国。对此中国商务部立即启动反制,宣布对墨西哥的涉华限制措施进行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并对产自美墨的碧根果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欧盟一意孤行的话,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最终的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不用一枪一弹,就能让中欧互掐,分化双方的贸易合作,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中欧贸易被削弱后,欧盟将不得不寻找新的供应链,美国还能从中分一杯羹,趁机占领更多的欧洲市场份额。如此一来,对欧盟而言,供应链安全将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以后面对特朗普的话语权更低了,而中国的反制措施,还会让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欧企受损,对欧盟来说,这笔帐怎么算都是亏本买卖。
不久前,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美国纽约与中国代表会面,表示感谢中国以“相互理解的精神”与欧洲合作。回想一下,冯德莱恩这话可能是一种暗示,意思是欧盟将对中国采取行动,但却是迫不得已,希望中国以后能“理解欧盟”。中欧关系固然重要,但却不能超越中国的国家利益,近年来,欧盟多次制裁中国实体,并在电动汽车等领域一度对中国加税,中国作出相应的反制举措十分合理,换位思考来看,欧盟是不是也要理解中国呢?
不久前,王毅外长在欧洲之行中,多次建议欧洲要寻求真正的战略自主,反对以损害中国利益为筹码,与美方达成交易。美欧关系目前并不平等,欧盟的妥协只会让美方变本加厉,这是一种助纣为虐的错误做法,而中欧经贸合作却建立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二者没有可比性。欧盟是时候树立正确认知,校准未来的发展方向了。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