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社交平台,总能看到谷圈玩家吐槽“团长是不是疯了”。
有网友说买热门角色二手谷子,被要求捆绑盲盒,拆开一看居然是12本教辅资料,还是知道他在上学后特意寄的。
还有人被捆过红薯、土豆,甚至海鱼,这些操作真的又好笑又让人无奈。
现在谷子经济火得很,尤其游戏IP联名越来越多,年轻人组团买周边成了日常,但矛盾也跟着冒出来了。
我身边有个叫小薇的朋友,是《原神》开服玩家,之前钱都花在游戏本体上。
今年上半年开始,原神里愚人众执行官戏份变多,官方也出了不少周边,她才开始接触拼团。
本来想自己买盲盒赌运气,后来发现11个执行官里,自己喜欢的是没多少人待见的冷门角色,单独买要么抽不到,要么端盒浪费,拼团反而成了最优解。
小薇第一次进拼谷群的时候,满屏“肾了”“凹”“交作业”这些词,她跟我说像进了大观园,啥都听不懂。
后来观望一阵才搞明白,拼团的关键全在角色人气上。
像散兵、公子这些剧情多、建模好看的,想要的人多,价格就高,有时候一个盲蛋就得一百块。
她喜欢的“公鸡”和“丑角”,因为还没正式登场,又是老人造型,团长直接把价格压到1元和2元,就为了找人凑单成团。
本来想觉得团长定价是不是随便定的,后来发现人家也有逻辑。
端盒回来按官方价算,每个角色均价十七八块,但要考虑满赠活动和二手市场行情,热门的就得往上调,冷门的往下压。
等11个位置都有人要,这单才算成。要是冷门位没人接,热门角色的买家还得自动补位。
小薇这单拼下来,整套“霜痕”系列才花了67块,她跟我吐槽说,早知道冷门角色这么香,当初就不纠结盲盒了。
不过这种价差也带来不少问题。我见过有人为了抢热门谷子,多花好几倍的钱收二手,也有人专门蹲冷门角色捡漏。
之前《黑神话:悟空》出周边的时候,“杨戬”款直接溢价三倍,“土地公”款却没人要,最后团长只能降价处理。
这种极端的价格差,慢慢把谷圈分成了两拨人,一波追着热门抢,一波盯着冷门等,圈子里的氛围也变得有点奇怪。
聊完玩家这边,再说说团长们的难处。
他们看着管着几百人的群,好像挺风光,其实好多时候都是在硬扛。
我认识一个叫薄荷的团长,2023年毕业之后开始开团,最开始就是为了自己买谷子方便,后来群里人越来越多,慢慢就成了负担。
薄荷现在管理着一个近五百人的群,每天要处理几十单拼团,从国谷到日谷、韩谷,不光是《原神》,还有《崩铁》《恋与深空》这些游戏的周边。
最让她头疼的是海外谷子,比如今年10月韩国Hoyoland展的限定周边,她找了几个韩国留学生代排,开场前一小时就要一百块,结果人还没排到,东西就卖完了。
没买到也得给代排辛苦费,这笔钱她懒得跟群友掰扯,自己就掏了。
除了成本问题,撤单也是个大麻烦。
拼单成功后要立刻下单,但厂商发货慢,有时候要等两三个月。
有些群友交了钱又反悔,要么说想收二手,要么说家长不同意,空出来的位置只能薄荷和管理们自己消化。
她现在规定撤单一次就永久拉黑,但效果有限,每周还是有人私聊找各种理由撤单。
之前有一次,好几个人同时撤单,她和管理们自掏两千块才填上坑。
有人说团长能赚大钱,薄荷跟我吐槽的时候特别无奈。
她算过账,有时候为了留住群友,不管自己要不要,有需求就开团,偶尔还得贴钱补位、付代排费。
我觉得现在当团长,更像是在做“免费牛马”,兴趣早就被这些琐事磨没了。
薄荷跟我说,她已经第N次想“搞完这单就跑路”,打算干到年底就收手。
谷子卖得火归火,但这股热度能不能传到游戏本身,其实是个大问题。
薄荷群里有个“散兵妈”,为了给散兵吧唧摆圆阵,一下子吃了十几个位置,结果在游戏里只抽了个0命散兵,连专属武器都没买。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不少吃谷妹愿意花一两百块买张小卡,在游戏里却只愿意花三十块买个小月卡,甚至根本没下载过游戏,对角色的了解全靠“云”。
之前《无限暖暖》和肯德基联名,本来是件开心事,结果因为送的是大喵服饰,不少玩家炸了,说“凭什么我花钱给大喵买衣服”。
还有瑞幸和《崩铁》的联动,因为选了遐蝶和白厄这两个角色,有人觉得厂商区别对待,甚至直接停氪。
现在联名越来越频繁,玩家反而越来越挑剔,一点不满意就容易引发争议。
其实谷子经济只是游戏IP的衍生品。
要是游戏本身不好玩,就算周边再花哨、联名再多,也留不住人。
现在二游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期,厂商与其在谷子和联名下功夫,不如把精力放回游戏内容上。
毕竟能让IP一直火下去的,从来都不是那些小铁皮、小纸片,而是玩家在游戏里真正获得的快乐。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