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收购了荷兰安世半导体。
之后美国对华施压,把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并出台所谓的“穿透规则”,胁迫荷兰对安世采取行动。
于是在今年九月底,荷兰政府就以“国家安全”和“治理缺陷”为由,试图冻结安世资产并撤换中方管理层。
荷兰方面的这番操作,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要知道,过去这些年,中国和荷兰一直都挺“对脾气”的,从荷兰的光刻机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到中国市场成了荷兰奶粉、郁金香的重要去向,再到双方每年数百亿欧元的贸易往来,怎么看都是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如今荷兰方面不顾中方以及自身利益对华下手,很难说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荷兰政府恐怕做梦也没想到,他们一次看似常规的“国家安全”审查,竟然引爆了一场全球供应链的控制权大戏。
当他们依法冻结了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持有的安世半导体99%股权,并暂停了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时,他们以为自己是这场牌局的庄家,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
可是他们打出这张牌后,却发现自己根本不在牌桌上,真正的“王炸”,握在安世半导体中国区手里,一纸通告,宣告运营独立,只听从国内指令。

这一下,不仅荷兰方面傻了眼,整个欧盟都感觉到了寒意,急忙拿起电话,给中国打了足足两个小时,希望能亡羊补牢,这出大戏,给全世界都上了一堂关于“谁是真正老板”的生动大课。
这场风波的核心是安世半导体,这个企业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奇特的“混血儿”,它的法律总部远在荷兰,一个据说只有百来号行政人员的办公室,几乎像个“空壳”,而这个企业的根却实实在在扎根于中国的东莞。
那里的工厂才是安世真正的价值所在,它贡献了公司全球总产能的七成,源源不断地生产着分立器件和功率芯片,尤其是汽车上离不开的那些车规级芯片。

毫不夸张地说,全球平均每辆新车,都要装上好几百颗它的产品,正是因为抓住了这个“生产命脉”,安世中国区的反击才显得如此雷霆万钧,且底气十足。
荷兰的法令刚下,中国区一纸通告直接摊牌:我们是一家扎根中国的企业,只遵循中国法律,所有员工只需听从国内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指令。
这份通告最狠的一招,是直接在人事和财务上与荷兰总部“脱钩”,它明确告诉所有员工,你们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全部由国内公司独立发放,跟荷兰那边没半点关系。

公司还给了员工一个权力:只要是没经过国内公司同意的外部命令,员工都能直接拒绝,这话往明了说就是,荷兰那个总部,既不给我们发工资,也没资格指挥我们干活。
荷兰政府的这一系列操作,看似主动,实际上更像一个被多方力量推着走的棋子,风暴的源头,其实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
今年六月的时候,美国就靠着自己那套“穿透规则”,一个劲儿给荷兰施压,不光把闻泰科技的母公司放进了“实体清单”,还明着要求荷兰那边必须换掉中国老板张学政,甚至差点逼着闻泰把手里的股份给让出去。

面对美国这压力,荷兰政府直接犯了难:一边是不敢得罪美国这个盟友,另一边又没法不管跟中国每年几百亿欧元的大生意,这两头都不想放手。
无论是顶尖的光刻机,还是鲜美的猪肉和郁金香,中国都是荷兰无法割舍的市场,这种矛盾心态,最终催生了一个看似强硬、实则根基不稳的决策。
让局势更加复杂的,是安世内部的分裂,就在荷兰政府准备动手时,公司内部的数名外籍高管选择了“里应外合”,他们联手荷兰官方,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致命的内部一击,直接导致了闻泰股权被强制托管,CEO被停职,也彻底暴露了跨国企业在全球地缘政治博弈下的治理脆弱性。
而作为荷兰的“大家长”,欧盟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更是貌合神离,法国和波兰表现得相当激进,吵着要在布鲁塞尔峰会的结论里,专门加上指责中国“有害经济行为”的条款。
德国那边却犹豫不决,毕竟像巴斯夫这样的化工巨头在中国有巨大利益,投鼠忌器,所谓的欧盟最强“反胁迫工具”,最终也只是停留在德国议员的提议里,没人敢轻易动用,生怕招来中国的对等报复。

值得注意的是,安世中国区的“独立宣言”,迅速扩大成一场席卷欧洲的产业,起初这只是闻泰科技的股价震荡,从曾经171元的高点跌至41元,市值蒸发约四分之三。
但很快,欧洲人发现,真正要“蒸发”的可能是他们的汽车生产线,而问题出在库存上,安世半导体在车规级芯片领域地位超然,而全球相关行业的芯片库存,据估计只能维持短短数周。
这意味着如果东莞工厂的生产受到任何实质性影响,那么最快到11月,欧洲的汽车巨头们,无论是大众还是宝马,都可能面临停产的窘境,一场针对单个企业的法律行动,瞬间演变成对整个欧洲核心支柱产业的直接威胁。

恐慌迅速蔓延,欧洲决策者们被迫将目光从一颗小小的芯片,扩展到更广泛的供应链安全问题上,尤其是稀土,汽车、化工、电子乃至国防工业,都高度依赖来自中国的稀土资源。
巧合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在本月宣布将加强对稀土的出口管制,这一系列组合拳,彻底打乱了欧盟此前跟随美国大搞“对华去风险”的政策节奏。
外交天平随之倾斜,原计划在峰会上对华展示强硬姿态的欧盟,风向突变,欧盟执委会的塞夫柯维奇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进行了一场长达近两小时的紧急视频通话。

通话结束后,塞夫柯维奇称之为“建设性的”,并一改此前的调门,主动邀请王文涛部长访问布鲁塞尔,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王文涛部长也已接受了邀请,这种180度的大转弯,再清楚不过地说明:经济的现实痛感,最终压倒了政治的虚张声势。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