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建议阳气不足的人:常吃这3种食物,阳气上来、肚子也小了!

今天是2025年11月8日,正好是立冬节气第二天。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标志着万物进入闭藏状态,正是我们补阳气、养肾精的最佳时机。

中医认为冬季与五脏中的肾相应,而肾为人体的“先天之本”,主藏精,是阳气生发的源泉。立冬后人体阳气会顺应自然规律潜藏于内,此时补阳效果事半功倍!如果冬天不注重养藏,来年春天就容易生病,这正是中医“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道理。

可在实际生活里,并非所有人都能顺利跟上冬季“藏阳”的节奏。很多人一进入冬天,就会被阳气不足的问题找上门:白天昏昏沉沉、晚上睡不踏实,吃点东西还容易腹胀,连手脚都常年像揣着冰疙瘩。对冬天阳气不足的人来说,想要在这个季节养好身体,关键得先把“补阳”这件事做对。

等阳气慢慢补上来就会发现,不光手脚不冰了、精神足了,连之前鼓鼓的肚子也悄悄小了,毕竟阳气足了,能像“小马达”一样推动身体代谢,把堆积的废物和湿气排出去,腹部自然就轻快紧致起来。但我们到底怎么来“补阳气”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三种食物,坚持一整个冬天,阳气上来、肚子也小了!接下来咱们就具体看一下吧!

一、羊肉

对冬天需要补阳的人来说,羊肉堪称“冬日暖阳食材”。中医认为它能温肾助阳、驱散寒气,吃了不仅能让身体暖起来,还能帮着把潜藏的阳气“养”足。坚持适量吃,既能抵御冬日严寒,也为身体储备能量,连因阳气弱导致的代谢慢、小肚腩问题,也能悄悄缓解。

食谱推荐:冬瓜炖羊排

具体做法:

1、鲜羊排加凉水和姜片,烧开焯水,撇出浮沫,捞出肉温水冲掉剩余浮沫。

2、将焯好水的羊肉加姜片+白芷一片+白胡椒粒一把+开水,放入电饭锅,启动煲汤模式一小时。

3、煲汤剩余20分钟时,放入冬瓜片,时间结束后,加入枸杞和盐、胡椒粉、香菜即可。

二、板栗

如果觉得羊肉太贵,也可以吃板栗,对冬天需要补阳的人来说,板栗是“平价补阳食材”。它能温养脾肾阳气,改善因阳气弱导致的消化差、手脚偏凉,而且吃起来方便,煮在汤里、蒸着吃都合适。坚持适量吃,阳气慢慢足了,脾胃运化变好,连小肚腩也能悄悄改善,过冬更舒服。

食谱推荐:红豆板栗粥

具体做法:

1、红豆用清水浸泡一晚,然后把红豆放入锅内,加入大量清水,大火煮开,加盖小火煮40分钟。

2、再加入加入陈皮、板栗、百合、莲子,冰糖继续煮30分钟至浓稠即可。

三、老母鸡

对冬天阳气弱、容易怕冷的人来说,老母鸡是“温补好食材”。它能温补脾胃、提振阳气,改善因阳气不足导致的精神差、手脚凉,而且肉质鲜嫩、营养易吸收。每周喝次老鸡汤,坚持整个冬天,阳气慢慢充盈,身体会更有劲儿。

食谱推荐:老母鸡板栗红枣枸杞汤

具体做法:

1、整鸡洗净后剁块,冷水下锅焯水去腥,加姜片、料酒煮沸后捞出冲洗血沫。

2、焯水后的鸡块放入砂锅,加足量冷水没过鸡肉就行,放入姜片、葱段。

3、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1.5-2小时,中途不加水出锅前30分钟加入红枣、枸杞和板栗,保持汤色清亮。

4、关火前加盐调味,避免过早加盐导致肉质变柴。

大家好,我是食养小厨,一个喜欢美食的营养师、食疗养生师,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哦,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阳气   肚子   冬天   食物   建议   板栗   姜片   放入   立冬   羊肉   身体   手脚   枸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