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支付排名:美元跌至46.71%,欧元涨到23.98%,人民币呢

又到了一月一度体现货币“江湖地位”的时候了。

11月20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了最新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货币国际支付占比,2025年10月,美元份额小幅下跌,欧元、英镑、日元和加元占比略有提升,人民币稍有回落,再度排名全球第六大支付货币。

货币支付份额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SWIFT每个月都会公布各大主流货币在国际支付市场的使用情况,起伏波动再正常不过,只是总体保持稳定,呈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美元10月份的支付占比达到46.71%,堪称“一家独大”,占据近乎半壁江山,江湖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

老牌发达国家继续吃老本,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如老狗”。10月份,欧元、英镑、日元和加元的支付份额分别是23.98%、7.82%、3.83%和3.33%,环比上月均有提高,持续“收复失地”,分别排名全球最活跃货币的二到五位。

再来看唯一的新兴市场货币——人民币,2025年10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为2.47%,较9月的3.17%有所回落,被加元反超,排名全球支付货币第六位。

这个排名看起来不高,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地位不相匹配,实际上,SWIFT的数据有失偏颇,仅统计单一渠道的支付金额。

虽然它的排名是不容忽视的观测货币影响力的“风向标”,但并不能客观真实反映人民币的“江湖地位”,有两大“局限性”,造成人民币占比被低估。

第一,人民币跨境支付有专属系统CIPS,针对各国使用人民币清算的特定需求,提供一揽子专业化服务和解决方案,CIPS的两个直接参与者可以通过CIPS系统进行报文传递和资金清算,整个交易过程完全不需要SWIFT参与。

截至2025年10月末,CIPS系统共有直接参与者187家,间接参与者1559家,分布在全球122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可通过50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覆盖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实现了“哪里有人民币,哪里就有CIPS的承诺”。

第二,内部支付,人民币不用SWIFT,其他货币会用。欧元区有20个国家,这些国家将欧元作为法定货币,比如,德国和法国之间发生的交易通过SWIFT传递报文,都会被计入欧元的支付份额,造成数据的“水分”增加。

中国的国内支付,各大银行不使用SWIFT,有网银互联、大小额支付、城商行支付等多个系统支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国内转账汇款不需要SWIFT CODE,只在国际汇款时才用到这个代码。既然不使用,SWIFT也就无从统计。

此外,SWIFT“看不到”,不代表人民币没有交易。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货物贸易国,在和一部分被踢出SWIFT体系的国家发生贸易往来的时候,无法通过SWIFT传递报文,这些金额就不会被统计。

再加上,货币互换协议,只使用本币交易,规避汇率风险的同时,也摆脱了对SWIFT的依赖。

SWIFT的数据按月公布,短期内的波动在所难免,涨涨跌跌是常态,从长期趋势来看,人民币在全球的吸引力持续攀升,从计价、支付、融资、投资、储备等多维度全口径来衡量,已经成为全球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跻身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多一些耐心和信心,背靠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质量对外放的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会越走越宽。#上头条 聊热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财经   欧元   货币   人民币   美元   全球   报文   加元   份额   国家   参与者   地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