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陈佩斯一家罕见全家福,军装笔挺还挺帅,不过哥哥更胜一筹

一个71岁的老头,倾尽全力,拍了部不被资本看好的电影,结果资本被啪啪打脸。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部叫《戏台》的电影,没宣传,没明星,上映头几天甚至被影院冷落,可它最终靠着观众的口碑,票房一路走高,实现了逆风翻盘。

导演及主演陈佩斯再度成为焦点人物,看到那张全家福背后的故事,大家才知道,这个老头为啥这么“轴”?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一、一张罕见的全家福

提起陈佩斯,人们的记忆总会被拉回到春晚。不管是《吃面条》里那个被一碗空心面条撑得直翻白眼的傻小子,还是《主角与配角》里那个怎么都抢不来好人角色的滑稽演员,似乎全中国没人不认识这张脸。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他曾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却在最火的时候,一扭头就走了,一走就是二十多年,大家不明白,他那么火,为什么要离开,后来才知道,大舞台看似光鲜,却也处处是束缚。

陈佩斯对自己要求高,对每一部作品都会反复打磨,精益求精,有时也想尝试新的想法,但大舞台不能只考虑节目效果,无法尽情创作的他感到很憋屈。

图片取材于网络

后来他选择离开央视,甚至敢当着镜头的面表示自己最讨厌弄虚作假,他能接受冷场,那是自己没办事,但无法接受台下坐的全是托儿。而他这个又臭又硬的脾气,不是成名后才有的。

图片取材于网络

陈佩斯的父亲名为陈强,是个演员,许多人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一定熟悉他的代表角色“黄世仁”,他因这个角色被大众所知,却也因这个角色成了被冲击的对象。

图片取材于网络

陈强演反派能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现实中却从不对恶势力低头,哪怕遍体鳞伤,也不肯说一句违心的话,这种“宁折不弯”的脾气,像基因一样传给了陈佩斯。

被牵连的陈佩斯也过了一段苦日子,他肚子饿得直响时,就盯着羊圈里的牲口发呆,但他没抱怨过一句,反而对着牛羊模仿起它们的叫声和神态,一来二去,竟琢磨出不少表演的门道。

图片取材于网络

1973年,陈佩斯终于考入八一电影厂,两年后,父亲也迎来了曙光,重新出现在镜头里,一家人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1977年的一天,一家五口难得聚在一起,便拍了一张全家福。

在这张老照片里,父亲陈强精神奕奕,母亲李玉洁面容温婉,眼神温和,三个孩子都站得笔直,一家人的姿态里,有历经磨难后的平静,更有藏不住的硬气。

图片取材于网络

一家人站在一起,众人更能看出,兄弟俩与父母有多么相像,弟弟陈佩斯是个清秀小伙,哥哥陈布达的五官更加标志,更加帅气。

当时的陈佩斯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在多次登上春晚舞台后选择离开,但眉宇间的那股不服输,早已预示了他一生的选择,当这样的硬骨头遇上最风光的舞台,结局注定是令人惋惜的。

图片取材于网络

二、火遍全国到销声匿迹

春晚让陈佩斯和朱时茂红透半边天,也让他们成了一棵谁都想摇两下的“摇钱树”。2000年,央视下属公司把两人的春晚小品做成了VCD,满世界地卖,却没给他们一分钱,连个招呼都没打。

陈佩斯没怂,他拉着朱时茂,一纸诉状把对方告上了法庭,那时候,跟“体制”叫板,简直是天方夜谭,所有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觉得他这是自毁前程。

图片取材于网络

可谁也没想到,他赢了,法院判央视下属公司赔钱道歉,这是中国演艺圈头一回,艺人敢告赢“央媒”,还拿到了赔偿。

他们赢了官司,却在春晚的舞台上消失了,那年春节,大家满怀期待盯着春晚,期待两人现身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可直到春晚结束,他们都没有出现,之后许多年,他们依旧没有出现。

图片取材于网络

陈佩斯去哪了?有人说他破产了,有人说他出国了,直到后来才知道,他带着妻子躲进了河北的深山,包了一片荒地种果树。

曾经在聚光灯下万众瞩目的明星,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夫,那几天,他没接受过一次采访,没露过一次面,仿佛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图片取材于网络

可他真的甘心就这么离开舞台吗?那个在春晚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演员,真的会就此沉寂吗?

三、重回巅峰,逆风翻盘

在山里种了两年果树,陈佩斯攒下了三十万块钱,他揣着这笔血汗钱回到北京,一头扎进话剧里。这一次,他谁也不靠,没人投钱,他自己投,没人敢演,他自己演,2001年,他的第一部话剧《托儿》首演,没什么宣传,剧场也不大,可一开演就场场爆满。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从《阳台》到《阿斗》,从《戏台》到《惊梦》,他的话剧一部比一部火,不仅上座率高,还拿了不少奖。

2025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戏台》上映,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电影里,他把民国时期的戏班故事讲得又哭又笑,既有对艺术的敬畏,也有对人性的调侃,看过的观众都说:“这才是真正的喜剧,笑着笑着就看透了人生。”

图片取材于网络

从销声匿迹到话剧舞台的巅峰,再到电影市场的认可,陈佩斯用了二十多年,他没靠过谁,没低过头,就凭着一股“死磕”的劲儿,把一手烂牌打成了王炸。

他从父亲那里继承到这股劲,现在又传给了他的儿子陈大愚,爷孙三代,仿佛共用一张脸。这张脸上,刻着的是基因,更是喜剧精神的传承。

图片取材于网络

陈佩斯告诉儿子,演员要自力更生,不许仗着老子的名声混饭吃,所以当陈大愚出现在《戏台》里时,尽管有人说他表演稚嫩,但更多人看到的,是一种血脉里的坚持。

笔者认为

陈佩斯用一辈子诠释了一件事,真正的喜剧,内核是悲剧,真正的好演员,敢于把自己摔在地上,揉碎了给观众看。

图片取材于网络

如今,71岁的他,头发白了,背有点驼了,可眼神里的那股劲,一点没变,他还是那个敢说真话,敢怼虚伪,敢跟这个世界较劲的“刺头”。

在他看来,捧红他的从来不是哪个平台,而是观众一次又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声,他这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守着自己的规矩,跟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死磕到底!

参考资料:

九派新闻:2025年7月16日《陈佩斯心酸谈<戏台>曾屡换投资人:投资方不相信年轻观众会想看一个71岁的老头当主演》

封面新闻:2025年1月20日《从哪个春晚小品到舞台话剧 陈佩斯:带着喜剧往前走》

辽宁卫视:2023年3月31日《第一个把小品搬上春晚舞台的竟是他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1

标签:娱乐   笔挺   军装   全家福   罕见   哥哥   图片   网络   舞台   戏台   话剧   观众   电影   演员   喜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