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八卦兔的读者,怕漏过新文,欢迎“设为星标”
每次提到江诗丹顿,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读者故事:1998年的冬天,他花大半积蓄买了人生第一块江诗丹顿,怀揣着表满心欢喜走在王府井大街上,居然一点都不觉得冷……
上个月,一位江苏读者兴冲冲告诉我他拿下爱表——传袭系列万年历逆跳镂雕腕表:“复杂功能里万年历目前最合适我,又恰好是我喜欢的铂金材质,再加上难得好看的镂空设计,就它了!”
就是这块,80多万都不带犹豫,可见真爱
时间过去20多年,两代人的喜好不约而同,热情也从未改变。
但其实放眼到江诗丹顿整个历史中,20多年弹指一挥间。
正好昨天,江诗丹顿270周年“臻途”限时体验空间在上海张园正式对公众开放——接近3个世纪的传承,值得细细品味。
精巧的七大主题篇章,讲述的是一段时间、工艺与文明交织的旅程
一纸契约,延续三世纪
1755年9月17日,24岁的日内瓦制表大师Jean-Marc Vacheron先生招收了他的首位学徒,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而这份契约也成了江诗丹顿的“出生证明”。
1810年,Vacheron家族第三代Jacques Barthélémi Vacheron接掌家族工坊,之后研发出不少复杂功能时计——包括音乐时计、报时时计和超薄时计等。
1819年,他与商人François Constantin合作,品牌也正式以两个人姓名命名。从此,他们开始各处奔走开疆拓土的发展之旅。
Jacques Barthélémi Vacheron和François Constantin
江诗丹顿的座右铭一直被津津乐道,那是Constantin一次在意大利的旅行中写下的:“Do better if possible, and it's always possible. ”(悉力以赴,精益求精)。
“传奇源起”篇章开启于此。现场陈列的电子书可细细浏览——记载了江诗丹顿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亲探展览,感觉这个区域最热闹,因为有10多枚难得一见的古董时计,穿插江诗丹顿的重要技艺和故事。
比如,江诗丹顿最著名的马耳他十字标识,是在1880年被注册为商标的。其实最初,它来自机芯发条盒内部的马耳他十字形“挚停装置”,用于稳定游丝的动力释放,提高精准度。
1824年的银质二问报时怀表,就能看到马耳他十字组件
放大看其实是长这样的。
1819年的18K黄金怀表,雕刻图案来自手工雕刻和机刻雕花技艺。
1827年的18K黄金二问报时怀表,银色机刻雕花表盘上还有跳时视窗。
1928年的台钟,8天动力储存,黄金与宝石组合并结合珐琅工艺,艺术性观赏性极佳。
1927年的女士珠宝腕表放到今天都是巅峰之作。
这次来到现场的还有1909年的皇家天文台怀表,对极致精准计时的追求,已延续100多年。
1968年的皇家天文台自动上链腕表
1953年的掐丝珐琅工艺腕表和1983年的黄金镂雕腕表,都展示了江诗丹顿代表性的技艺。
这是起点,也是未来发展的根基。
艺术大师,用表盘记载不同文明
随后,我们会依次进入“艺术大师”、“放眼世界”和“携手卢浮宫”三大篇章,最大的感受是,江诗丹顿始终是以开放的态度,对世界不同文明(不只是中国)充满好奇,并用超凡审美和技艺,把一切展现在表盘上。
首先,四大工艺成就表圈“艺术大师”。
这里陈列了手工雕刻、珐琅彩绘、珠宝镶嵌与机刻雕花下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枚1895年的18K黄金怀表,就是机刻雕花(在金属表面刻画出丰富而有规律的线条)的代表作之一。
现场最夺目的是珠宝镶嵌工艺的代表作——1979年的卡里斯泰Kallista全钻黄金腕表(陈列的是复制品),都是珍稀的祖母绿型切割钻石。
它是一对夫妇委托江诗丹顿,根据法国艺术家雷蒙德·莫列(Raymond Moritti)的设计打造的。
其实说到江诗丹顿与不同文明对撞下的艺术创作,自然离不开和中国市场的紧密联系。
也许我们觉得1998年有实力拥有江诗丹顿的人已是中国最有品味的第一代消费者。但实际上早在清代,西方时计已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其中就包括江诗丹顿。
1845年,来自瑞士的钟表代理商弗兰克·杜瓦尔先生打算考察遥远的中国市场,嗅觉敏锐的江诗丹顿把自家作品交给他,让他带到中国。
当时是通过利物浦港,一批钟表作品从中国广州进关
为了表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诚意,江诗丹顿还特别设计了一款时计,用中国字表现时间。
这就是当年的设计草图
因此,在江诗丹顿的作品中不断看到中国文化元素,一点都不用惊讶,这也是历史的传承。
比如体现手工雕刻技艺的杰作,现场展示的艺术大师系列“中国面具”腕表必须出场,来感受它自带宗教的神秘感。
看到面具额头处的“智慧眼”了吧
藏在博物馆中的古老面具藏品,被江诗丹顿通过艺术手法重现在金表盘上,这只是其中一件作品而已。
说到中国元素,我们会在珐琅彩绘区域,看到很有名的中国龙腕表,它诞生于2000年——明黄色底釉上,掐丝珐琅勾勒出了一条五爪金龙形象。
一眼望去就很有中国皇室风范,其实它的灵感就来自明清时期的宫廷吉服等物品上的正龙图案
如果我们走到下一个篇章“放眼世界”,那完全会被中国元素深深击中——正好重温江诗丹顿对“海水江崖纹(源自明代万历年间的皇家纹样)”的演绎。
(向右滑动图片,点击查看大图)
艺术大师系列“致敬中国文化标志”腕表,共有两种设计纹样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图案,这是一种悬崖峭壁伴着浪花澎湃的纹样,有福山寿海的寓意。
这件清代龙袍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了这种纹样的中国寓意
至于“携手卢浮宫”这个篇章,我又一次看到了艺术大师系列“致敬伟大文明”腕表,一套4枚,每一次见到依然会惊叹——在江诗丹顿的表盘设计上,总能感受异域文明带来的美学震撼。
(向右滑动图片,点击查看大图)
分别是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古希腊的胜利女神像,古罗马的奥古斯都头像和古波斯的大流士雄狮
实物效果远胜图片。
近距离欣赏大流士雄狮的实物风采
江诗丹顿通过手工金属雕刻、珐琅彩绘和微砌马赛克等手工技艺,把它们呈现在表盘上,成为流传的艺术品。
炫技从仰望星空开始
“超卓制表”篇章,是以展示江诗丹顿在超级复杂功能领域的造诣。
主角是2024年的话题之王——阁楼工匠The Berkley超卓复杂功能怀表,有2877个零件,63项复杂功能,其中包括品牌全球首创、基于中国传统历法研发的农历万年历(中华万年历)。
好玩的是,这枚复杂精密之作被放大无数倍,便于大家细细欣赏,而且我们还能通过触摸屏互动。
炫技之作,也是高级制表品牌的护城河。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对“阁楼工匠”这个名字尤其有好感。在18世纪的日内瓦,才华横溢的制表师、雕刻师、珐琅师等专业技师被统称为“阁楼工匠”(Les Cabinotiers)。因为他们工作的地方通常会在建筑物顶楼,这样自然光线充足,日照时间相对长,便于工作。
这个名字由此而来,并至此代表江诗丹顿至高的复杂技艺。
到了“时空臻途”篇章就比较轻松了——我们沉浸在星空带来的静谧中,而人类文明也始于第一次仰望星空。
可以定制自己的一幅星空图
当然,不要错过陈列的重磅作品——融合16项复杂功能的Tour de l’Ile腕表。
天文历法,星空情结,始终是制表业最浪漫的灵感来源,也带来无数技术挑战
离开静谧空间,我们转身进入一个透亮环境——这里是“全新时计”篇章,陈列今年发布的部分新表,包括八卦兔读者爱不释手的新宠“万年历逆跳镂雕腕表”。
270年,足以见证时代更迭,但机械表极致的工艺和超复杂功能依然被追随。
一直以来,江诗丹顿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把高级制表的艺术性发挥到极致,任由潮流多变,但坚守自我岿然不动,因此也收获了整个行业极具审美力的藏家。
与此同时,江诗丹顿始终保持对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好奇心,通过传统制表技艺和艺术展现在表盘上。而这些,超越了时间本身。
难得一见的珍稀作品,值得亲探。7月20日前,大家都可以来到上海张园,感受江诗丹顿270周年的历程——通过品牌官方小程序即可预约。
热爱,就行动起来!
八卦兔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转载请联系。
更新时间:2025-07-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