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英格兰公开赛赛场,记分牌定格的瞬间,让不少球迷直呼意外:世界排名第23的斯莱塞、第32的周跃龙、第34的杰克逊佩奇、第41的卢卡布雷切尔相继锁定八强席位,而此前被寄予厚望的世界前二十选手,竟无一人跻身这四席名单。当“高排名”不再等同于“稳晋级”,本届赛事的冷门潮,也让斯诺克的“排名含金量”成了热议焦点——而目前留存的选手中,丁俊晖成了排名最高的独苗,他接下来的表现更显关键。
中国选手周跃龙的晋级之路,堪称“逆袭范本”。面对世界排名第11的霍金斯,他开局就陷入0-2的被动局面,可此前两个赛季状态低迷、新赛季多次早早出局的颓势,在这场比赛中突然扭转:他连追四局,每一局的防守精度都稳步提升,最终以4-2击败对手。鲜少被提及的是,周跃龙曾三次站上排名赛决赛舞台,上一轮他4-1淘汰“马叔”的表现,早已暗示其隐藏的实力——排名第32的位置,显然没能完全体现他的真实水平。
排名第23的斯莱塞,则给“世界第一”特鲁姆普上了一堂“冷门课”。尽管特鲁姆普新赛季状态下滑已是公开事实,但没人预料到,他会在3-2手握赛点的情况下,被斯莱塞连追两局翻盘。第六局斯莱塞的红球精准落袋打破僵局,第七局特鲁姆普尝试长台进攻失误,最终3-4的比分定格时,现场掌声里既有对冷门的意外,更有对低排名选手实力的认可——斯莱塞用这场胜利证明,排名差距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
世界第34的杰克逊佩奇,与墨菲的七局鏖战更是将“排名失效”演绎到极致。墨菲虽排名第17,却是2025年大师赛冠军,硬实力毋庸置疑。首局他单杆69分先拔头筹,可佩奇随后打出两杆50+反超比分;眼看佩奇拿到赛点,墨菲又凭借单杆93分、102分的强势表现,强行将比赛拖入决胜局。但决胜局的拉锯战中,佩奇的母球走位精准避开墨菲的进攻路线,最终拿下胜利——这场比赛足以说明,即便有冠军头衔加持,状态掉线仍会被“黑马”挑落。
四场晋级战里,唯一稍显“常规”的是排名第41的卢卡布雷切尔对阵第51的罗比威廉姆斯。作为2023年世锦赛冠军,卢卡的实力本在罗比之上,可前六局两人却打得异常胶着,各仅打出一杆50+,单杆得分均未达顶尖水准。直到第七局,卢卡才找到节奏,单杆78分一气呵成锁定胜局。这场比赛的关注度,一半源于卢卡的冠军身份,另一半则来自他下一轮的对手——周跃龙。两人过往四次交手各胜两场,最近一次对决是2024年苏格兰公开赛,当时卢卡4-1取胜,此次重逢胜负难料。
本届赛事的冷门潮,其实早有伏笔。起初报名的世界前16选手仅14人,奥沙利文与另一位顶尖选手因个人原因缺席;正赛首轮,凯伦就爆冷出局;第二轮更出现“前16集体沦陷”的场景——罗伯逊、马叔、肖国栋、张安达、斯佳辉、赵心童、加里·威尔逊、韦克林八位前16选手全部止步;到了第三轮,特鲁姆普、霍金斯也相继出局,目前世界前16选手中,仅剩下丁俊晖、艾伦、塞尔比三人。
丁俊晖如今不仅是前16的“独苗”,更是现存选手中排名最高的一位。他的下一场比赛安排在9月19日凌晨两点,对手是艾伦,这场对决不仅决定另一张八强门票的归属,更像是对“传统高排名选手能否守住阵地”的检验。此外,佩奇的下一轮对手将在吴宜泽与塞尔比之间产生,斯莱塞则要等待丁俊晖与艾伦的比赛结果,后续赛程仍充满不确定性。
细究冷门背后的原因,低排名选手的“生存拼劲”不可忽视。对他们而言,每一场胜利都直接关系到下赛季的职业资格与训练经费,因此比赛中不敢有丝毫松懈;而部分高排名选手,或因赛程密集导致体能下降,或因长期处于高位陷入技术调整瓶颈,状态起伏在所难免。斯莱塞击败加里·威尔逊时的单杆破百、周跃龙逆转霍金斯时的连续进攻,都是这种“背水一战”拼出来的结果。
丁俊晖能否战胜艾伦晋级,目前尚无定论,但即便他成功突围,也难以改变一个趋势:斯诺克的“排名神话”正在被打破。过去球迷习惯用排名判断选手强弱,可本届英格兰公开赛证明,球台上的胜负从不取决于过往成绩——当下的专注度、出杆精准度与抗压心态,才是真正的“实力标尺”。未来的斯诺克赛场,或许“以排名论高低”的固有认知,会被更多这样的冷门彻底改写。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