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对于零食的态度都是:
“没有零食光吃饭,人生乐趣少一半”。
毕竟,在我们小时候,兜里要是每天都能有5毛钱买零食的小孩都是“土豪”。
然而,在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零食里,都藏着一种让世卫组织想彻底拉黑的“坏成分”——反式脂肪酸。
不要小看这个坏成分,经常吃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很可能让孩子“变笨”!
反式脂肪有多可怕呢?
01它会让孩子变傻、变胖、变暴躁
我们日常吃的反式脂肪酸,一般都是对植物油进行“氢化”改性过程中产生的。
为什么食品中要加“氢化植物油”呢?
因为这样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还可以改善食物的口感,让食物变得更美味。
孩子偶尔吃点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问题不大。
可如果孩子长期摄入过量的反式脂肪,就会影响生长发育和健康。
▌会慢慢变傻
孩子长时间地吃工业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出现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等症状。
美国《神经病学》杂志也曾发表研究发现:
让大脑慢慢变傻的,或许就是反式脂肪酸,它会增加患痴呆症的风险。
因此,反式脂肪也被称为“笨蛋脂肪”。
▌会容易变胖
反式脂肪会扰乱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它让孩子长胖的能力超级惊人。
研究发现,反式脂肪促进肥胖的“力度”是脂肪总体平均效应的7倍,是饱和脂肪的3-4倍。
这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吃1口反式脂肪,就相当于吃7口普通油脂,或者吃4口肥肉。
就算你帮孩子严格控制每天的饭量,或者饮食的热量不超标,只要经常吃含反式脂肪的食物,孩子的腰腹部还是特别容易长胖。
▌会变得暴躁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
不管多大年龄,常吃含反式脂肪食物的人,更具攻击性。
相反,反式脂肪摄入较少的人,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除了上面说的这几点,长期摄入反式脂肪,还会增加孩子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几率。
总而言之就是反式脂肪坏得很,咱们尽量少给孩子吃。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食物的反式脂肪含量高呢?
02反式脂肪的“重灾区”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物有:
蛋糕、奶茶、巧克力、蛋黄派、汉堡、薯条、冰淇淋……
我做了一张图,妞儿们可以保存下来,随时查看:
反式脂肪酸在天然食物中较少,主要存在于加工产品里面。
用反式脂肪酸加工的食品,不仅改善风味和外观,还可获得更长的保质期,因此具有较大的商业利益。
下面这些食物里最容易含有反式脂肪:
脂肪含量高的面包:起酥面包、丹麦面包、奶油面包等。
油炸食品:麻花、油条、汉堡、月饼、方便面等,还有一些零食,比如膨化食品、薯条薯片、江米条等。
高脂肪零食:饼干、泡芙、薄脆饼、油酥饼、蛋黄派或草莓派、奶油蛋糕、奶油夹心饼等。
以“植脂末”或“奶精”命名的食品:咖啡伴侣、珍珠奶茶等。
03如何识破反式脂肪的伪装?
反式脂肪酸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来,但它有很多「马甲」,比如精炼植物油、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代可可脂等。
具体该如何为孩子挑选零食呢?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把儿童零食种类分为“绿灯、黄灯、橘灯”榜。
绿灯代表可经常使用的食物,黄灯代表可适当摄入食物,橘灯代表需要尽量限制的食物。
今天的文章适合收藏,妞儿们动动手指保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吧。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