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枚足以改变市场的镜头,终于发布

这段时间很多人问我,相机不是应该没人玩了吗?为什么这两年出现明显的触底反弹。中老年人玩相机也就罢了,时间太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买相机,玩相机,而且越玩越好?思来想去,我觉得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相机比手机好玩,耐玩。一个是好镜头越来越多,特别是第三方厂商太争气了,一边秀性能肌肉,让用户可以激情拍摄,一边把性价比做到极致。

在我玩摄影的这20多年里,以前第三方镜头就是备胎角色,原厂没有才会考虑,口袋没钱才会考虑。现在真的不同了,我会把第三方镜头和原厂放在一起对比,第三方厂商很多时候更懂用户,前几天刚买了适马17-40mm F1.8 DC挂机,强烈推荐。

适马今天在上海举办的这场发布会,真的不一般。

我前几天还在琢磨,9月9日到底是什么黄道吉日,厂商集中发布新机?原来今天是适马的生日,今天也是适马首次在中国召开新品全球发布会。

主题“定义光学”这四个字基调很高,回头看去年以来适马的表现,它们的确有这样的实力,不断逼近光学制造的极限,给用户带来惊喜,比如SPORTS 300-600mm F4 DG OS,又比如200mm F2 DG OS Sports,还有今天发布的三枚镜头。

“技术革新,其本质是一门艺术“,适马发布会上的这句话我到现在还记得。作为一家光学企业,技术才是立足之本,把技术提高至艺术的高度才值得期待,而不是营销,能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

接下来说说让人惊喜的三枚新镜头。老规矩,新闻稿我不发了,参数我也不罗列了,大家应该早就看到了。

第一款必须是20-200mm F3.5-6.3 DG。前几天外网有消息传出的时候,网上就有人质疑,这是一枚之前从未出现过的镜头。说真的,适马出,我一点都不意外,回顾适马60多年历史,刷记录又不是第一次。正是因为有了超规格,才有了后来的“健身马”。20-200mm F3.5-6.3 DG的出现,让28-200独大的时代终于落幕了,天涯镜从此也有了新的标准,能够覆盖95%以上的场景,我对这句话是负责的。要知道它的微距功能也很强大。

20mm广角太实用了,视觉上宽了将近三分之一,在构图上是从“小广角”到“超广角”的巨大跨越。很多数毛党还在琢磨画质,在我看来,对普通用户来说,能拍到就是体验上的完胜,更何况这枚镜头的整体画质并不差,照片能摆的上台面,参赛也没问题。

E口的镜头重量约540g,体积控制的非常非常非常好,重要的词必须说三遍。

发布会现场,留下最后一个谜团是定价,说是一定会给中国用户一个巨大的惊喜。多大呢?海外定价999美元,差不多7100元人民币,我估计国内定价6999元,甚至6899元。首发就冲,不要犹豫,这个头一定会大卖,后期长期缺货。

今天发布的第二枚镜头是ART 35mm F1.2 DG II,在前代的基础上,尺寸缩减约30%,大幅减重300g,仅有745g,实现画质、通光量、紧凑体积、轻量化设计与易用性的理想平衡。从现场的测试看,呼吸效应的控制接近完美。官方使用了大量星空和银河的素材作为样片来宣传,慧差很小,信心很足,禁得起放大。

第三枚镜头ART 135mm F1.4 DG就很妖怪了,这是要让我见见世面?第一次出现这样规格的镜头,居然体积不离谱(装上遮光罩握持更舒服一点),新一代“虚化大师”,刀锐奶化还得是适马呀!色彩也很舒服。尼康和佳能用户口水流一地,可惜暂时只有E卡口和L卡口。

这并不是一篇软文,官方给我的新闻稿,我看都没看,更没有直接发出来。因为关于镜头的更多内容,还需要我试用之后,才能下更多的结论。

当然,这并不影响今天在这里吹一下适马。一方面,正是因为它的存在,用户的选择更多,原厂才有压力,不至于把价格定到天上。另一方面,适马永远在追逐完美的镜头,正是因为它乐于接受挑战,有那么多对设计有着偏执的工程师,才把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比如今天发布的20-200mm F3.5-6.3 DG。

这算不算光的力量?期待接下来的试用,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最后补充一句,今天的发布会官方还透露,并没有放弃对X3的研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数码   镜头   市场   相机   用户   发布会   画质   卡口   体积   光学   新闻稿   惊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