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耶夫养精蓄锐,要在十五年后,把中国市场从俄罗斯手中夺过来


俄乌冲突一爆发,哈萨克斯坦就开始了“离婚”计划不仅要跟俄罗斯“分手”,还准备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哈国在能源、政治、军事上都开始挥挥手,告别过去的“依赖症”
他们不仅开始搞起了“去俄化”,还决定在全球能源市场上抢占“俄国人的座位”。
好像有点“抢饭碗”的意思,但谁叫他们有这个底气呢?
不过,哈萨克斯坦要想在这场大戏中扮演主角,俄方估计也不太高兴。
哈萨克斯坦会不会顺利完成“自立自强”大计呢?
答案,也许还得等一段时间。


俄乌冲突爆发后,哈萨克斯坦决定给自己换个生活方式,开始实施“去俄化”。
大家都知道,哈萨克斯坦是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
所以,他们不仅想把自己的能源产业搞得更独立,还决定通过石化工业发展计划来提高产值。
听说哈萨克斯坦计划吸引50亿美元投资,用于推动石油加工和化肥生产。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开始,目标可是让炼油厂的产量从1800万吨翻番到2800万吨,
再过些年,还要达到3800万吨。
简直是个“油气大亨”的节奏。

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储量可是大得吓人,


44亿吨的探明储量和760亿吨的地质储量,里海盆地的油气资源更是世界一流。
今年他们的石油日产量已经突破了27.84万吨,刷新了历史纪录。
更重要的是,卡沙甘、田吉兹这些超级油田也开始扩建,
哈萨克斯坦的产量看起来要比想象中还要高。

不过,仅仅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可不够,
哈萨克斯坦可不想再给俄罗斯“绑架”自己的油管了。
早些年,80%的石油都要通过俄罗斯的新罗西斯克港口运输,
现在他们开始自主研发通往中国的管道,
而且,还通过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和印度建立了联系。


阿克套港也在升级改造,打算变成多功能物流中心,
如果俄罗斯那条管道“跪了”,他们可就不用愁了。

哈萨克斯坦不仅要在国内搞好油气产业,还要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
目标到2040年,石油产品出口量占产量的30%。
不仅如此,还要把这些能源产品销往中国、印度及中亚其他国家。
这些目标听起来,好像是准备一口气把俄罗斯从“市场霸主”位置推下去。

哈萨克斯坦在电力建设上也不甘示弱。
之前的三座火电项目,俄罗斯原本承诺融资,结果因为经济困难没能兑现。
哈萨克斯坦果断说:“别了,俄国,我们自己来!”
这个决定让哈萨克斯坦的电力供应将更加独立,
不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绑架”。


政治上,哈萨克斯坦更是大刀阔斧。
托卡耶夫总统直接对普京说:“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不算独立国。”
结果,俄罗斯气得停了30天的石油管道,表示报复。
哈萨克斯坦的回应却是:继续跟中国、印度搞好关系,不为所动。
这种“摔门而出”的态度,想必普京看了也头疼。

至于军事,哈萨克斯坦早就把俄制装备丢在一边,
转向西方国家采购武器,理由也很简单:俄制装备在乌克兰战场上实在太不靠谱,
再加上俄罗斯的零部件供应时常出问题,哈萨克斯坦表示:“为了安全,还是换吧。”

最后,哈萨克斯坦也不满意集安组织,
在一次峰会上,哈萨克斯坦总统直接表示:“这个组织根本无法保障成员国的安全。”
顺便还拒绝签署联合声明。
而且,哈萨克斯坦还和美国搞了联合军事演习,内容包括反恐和边境管理,


这是想告诉大家:我不只靠俄罗斯,也会和西方搞合作。

总结来说,哈萨克斯坦一边推进能源独立,一边减少对俄罗斯的依赖,
这股劲头真的是越来越强。
不管俄罗斯愿意不愿意,哈萨克斯坦正在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外交政策,
把自己从俄罗斯的“影子”中拉出来,准备走向更加独立的未来。
俄罗斯这边也不好受,毕竟在乌克兰战事的影响下,
它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再去控制中亚。
未来的中亚,恐怕将是多方势力博弈的舞台,哈萨克斯坦也将越来越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既然哈萨克斯坦已经决定“单飞”,那它在国际上的表现也不可能含糊。


毕竟,想要在中亚地区的沙场上占得一席之地,光靠着石油储量和新建的管道可不行。
于是,哈萨克斯坦又开始大肆展开外交大行动,
一方面,他们与中国和印度的合作愈加紧密,
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也在积极开辟与欧洲的经贸渠道,
让自己成为欧亚大陆的连接枢纽。
一边握紧中国的能源大订单,一边也试探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合作,
看似是“左右逢源”,其实也是哈萨克斯坦在调整和扩大自己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说到这个平衡术,哈萨克斯坦可真是“演员中的演员”,
既不彻底倒向俄罗斯,也不一味靠近西方。


他们甚至在西方对俄罗斯施压的同时,
巧妙地维持着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
但绝不让自己完全依赖于俄罗斯的影响力。
简单来说,就是“合作”但“不完全交心”。

但这也并非易事,毕竟俄罗斯并不喜欢看到中亚变成“多方博弈”的场所,
他们一方面通过“暂停管道”来对哈萨克斯坦发出警告,
另一方面,俄罗斯也在采取措施,保持对哈萨克斯坦的控制。
但随着俄乌战争的持续,俄罗斯自身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
如果哈萨克斯坦继续在这一过程中找准节奏,
就不难在未来几年内逐渐摆脱俄罗斯的束缚,
实现真正的“自力更生”。


未来几年,哈萨克斯坦还将面临更多挑战。
但如果他们能够继续推进国内产业的自主化、外交的独立性,
并强化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合作,
他们将有机会成为中亚地区的真正“独立之星”。
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虽然依旧存在,但不可否认,哈萨克斯坦正快速成为一个新的地缘政治力量。
在未来的欧亚大陆博弈中,哈萨克斯坦的“多重身份”和独立性,
将无疑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所以,俄罗斯不必过于担心自己在中亚的“地盘”被抢了,


但或许,他们得警觉一个问题——
哈萨克斯坦正通过一步步的“去俄化”,
在这个曾经由俄罗斯主导的地区,为自己开辟出新的未来。
未来的中亚,不再是单一的“俄罗斯后院”
而是一个充满多元力量、充满竞争的“棋盘”,
而哈萨克斯坦,无疑是那个准备成为核心棋子的“新选手”。


参考消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财经   养精蓄锐   俄罗斯   中国市场   手中   哈萨克斯坦   中亚   印度   能源   中国   石油   储量   油气   管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