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本文摘自《青阳史话》第一辑(1984年12月),作者黄国镇,原标题《在战斗岁月里的孙运丰一家》
正文
茗山,位于我县与铜(陵)南(陵)交界之处。这里,山路崎岖,形势险要。曾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铜、青、南工委的游击根据地。山脚下的村庄——茗山冲。
是个三面环山、静僻幽美的胜境,三、四十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孙运奉一家,顽强坚持革命斗争的生动事迹,早在群众中传为佳话。至今仍有许多年过花甲的老游击队员,在赞颂他家的革命功绩时说:“当年要不是孙(运丰)家那样英勇机智地与敌人周旋,坚持革命斗争,我们这些人,恐怕大都不在人世了。”
是的,孙运丰同志的一家,在艰苦斗争的革命年代,确实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三年间,茗山、店门口一带,为日寇侵占,鬼子兵不时地向我游击区进行扫荡。当时,游击大队的铜(陵)青(阳)南(陵)被服厂,就设在孙家。厂内有十七台缝纫机。一次,鬼子兵突然来袭击。游击队来不及转移,缝纫机搬不了,只得将机头取下运走。剩下十七台缝机座。孙运丰同志便立即带领全家老小,动手搬运并隐藏起来。当最后一台机座刚要运上山,敌人却闯了进来,在屋内经过一番搜索,未发现有可疑现象,便沮丧地走了。
“铜大”被服厂,不仅是为游击队供给服装的生产单位;而且还是游击队的医疗机构。指战员负了伤.都送到孙家护理。当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医生,只有保健员,人手不够,孙家便协助护理工作。烧开水为伤员洗擦伤口和包扎绷带。有时,敌人来扫荡,便背着伤员到后山隐蔽。
一次,“黑头鬼子”来到孙家搜查、硬逼孙运丰的妻子方兰英,要她交出新四军,方说没有。敌人闻到有药品气味,便从楼上楼下,里里外外地翻箱倒柜搜查。方忽然发现墙角边还露出一团刚为伤员擦洗伤口的药棉,心里更是焦急万分。正当无可奈何的时候,她急中生智,连忙抓起药棉,塞进咀里、这才掩蔽了敌人的眼睛。敌人搜索半天,一无所得,但仍逼着方交人,而方却始终一口咬定“不晓得”三字,敌人恼羞成怒,狠狠抓住方的头发,向墙上乱撞,直至晕倒在地,才肯罢休。临走时,只气得将孙家的门窗、家具,砸得稀烂。
一九四二年,国共合作期间,皖南特委派杨明同志带领四人同国民党四十四军所属的一四四师谈判。当初尚有进展。中途因汉奸吴志和从中捣鬼,一四四师随即变卦,扣住我方参加谈判的两位同志;杨明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在茗山冲隐蔽下来,敌人立即赶到茗山冲,威逼孙家交人(即杨明同志)。敌人采取野蛮粗暴的手段,折磨孙运丰同志的祖父。这位年已七旬的老人。知道杨明同志就在屋后山上躲藏着,但又无法通风报信。当敌人追问他杨明在哪里?他就故意大声嚷道:我不知道杨明在哪里!我不知道杨明在哪里!……”示意杨明同志赶快离开,敌人问不出话,便气得用枪托向老人身上打去。老人被打成重伤,昏迷过去,刚一苏醒,便又咬紧牙关,爬向门口,继续地嚷着·“你们不要打我啊!我真不知道杨明在哪里!……”果然,隐藏在后山的杨明同志,听到孙老的叫喊声,随即悄悄地离开茗山。以后敌人在孙家搜出了杨明同志来不及带走的东西,又气急败坏地将孙老毒打一顿。
一九四五年十月份。解放战争刚刚开始,新四军和皖南地区部分干部奉命北撤,只留下少数干部和队员。这时,敌人活动,十分猖獗。身任铜、青、南工委副书记尹彬同志,留在茗山坚持斗争,却为敌人所注目。一天,青阳县常备队突然来茗山抓尹彬。当时尹彬同志正带着几岁的女儿腊梅,在孙运丰家附近,尹彬怕带着小孩,不便脱身,便随手放开小女孩,单身离去。女孩“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孙的老母亲连忙赶来,抱起女孩,钻进草堆。用奶头塞进孩子咀里,才止住了哭声。
不一会,敌人进了孙运丰的家,面对孙运丰同志,逼着交出尹彬。孙的态度从容,无所畏惧,以一问三不知来回绝敌人。而残暴的敌人竟将孙运丰同志本人和他的妻子,连同孙运丰的祖父,捆绑起来,栓在一根绳子上,并拖到池塘的旁边,用粪飘舀水浇头。就是这样逼供。他们三人也没有露出一个字。真叫敌人气得发了狂。结果将他们推入池塘的水中,灌了一阵水又拖上岸来审问。如此反复多次,敌人还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由尹彬同志暗中托人,出面具保,才被释放。
资料来源:
《青阳史话》第一辑(1984年12月)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