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宜读干货。
今天,富二想来聊聊,在本轮中美贸易摩擦中,站上“风口浪尖”的半导体产业链。
它为什么重要?先看数据:2024年,我国集成电路的进口额约为3860亿美元,占我国进口总额的近15%。自2008年以来,我国对集成电路的进口额呈稳步上升态势;近年来,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基本稳定在15%左右。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统计区间为2008年至2024年。
上至晶圆制造、测试封装等环节,下达医疗器械、通信及通讯设备、计算机、国防装备,都以集成电路为中心、向上下游辐射开来。芯片被誉为“工业粮食”,而集成电路则是芯片的核心,串联起一张繁复的产业网络。
国产替代+海外产业链迁移
芯片领域难被卡脖子?
近两周,来自太平洋东岸的爆炸性消息不断,美国对华关税已从34%“节节攀升”至145%。正值“关税战”不断升级之际,我国出台的一则新规更如巨石入水: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文通知,将集成电路的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一时间激起千层浪,令众人直呼:“这招高啊!”
要想看明白这番操作到底“高”在哪儿,就要先搞懂啥叫“流片”。富二拿出一条简化版的芯片产业链,给客官们解释一下。
一般来说,集成电路的生产流程分为设计、制造和封装三大环节,而流片(Tape Out)就类似于“试生产”。就像是服装厂按照图纸生产衣服一样,集成电路在完成设计之后,也要先“打样”看看,符合要求、通过测试,才能继续进行大规模生产。
那问题来了,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这一纸通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在此之前,集成电路的“原产地”认定标准比较模糊,但此次明确了“流片地即原产地”后,我国在进口集成电路时,将能更好地判定其原产国及相适用的关税税率。举几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1
IC设计→晶圆流片→制造及封装,全流程都发生在国内,原产地即为中国;
2
我国进口自美国生产的晶圆,并在国内进行封装,原产地仍为美国;
3
某东南亚国家进口自美国生产的晶圆,并在其国内进行封装,原产地仍为美国。
针对2)、3)这两种情况,根据最新政策,我国要对出口国征收基础税率之上额外再加125%的关税。这会对中美——全球最主要的芯片消费国和出口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2024年,我国自美进口集成电路的金额约为118亿美元,占比仅有3.1%(海关总署)。虽然美国半导体厂商对华的直接出口金额较小,但它们往往借道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日本、越南等国家或地区的代工厂,来实现对中国的间接出口。因此,按照“流片地即原产地”规则,美国的晶圆即使拿到东亚、东南亚国家去大批量生产并进行封装测试,原产地也是美国,适用的也是125%的加征关税税率。
此举一出,美国紧急豁免了半导体、手机、电脑等众多商品的“对等关税”;虽然后来又有信息称“关税豁免仅为暂时性质,未来仍会开征‘半导体关税’”。但无论采取何种对华关税政策,“原产地认定规则”或都会利好国内晶圆制造环节,并促使部分国际半导体厂商将晶圆流片环节迁址海外。
AI浪潮+算力需求高企
国产化进程助力投资
芯片领域竞争正酣,但科技板块的星辰大海却远不止于此。在文章的一开篇,富二就说过,芯片是“工业粮食”,贯穿着现代工业中的众多产业链。当国产替代的号角在半导体领域吹响,一场更宏大的“数字革命”正在悄然铺开:算力需求狂飙催生数据基建浪潮,5G+物联网编织万物智联生态,汽车芯片锻造智能车的“心脏”与“大脑”……这些看似独立的赛道,实则被一条“硬科技”主线紧密串联着。
从半导体到AI应用,从云计算到智能驾驶,每个细分领域的突破都在为整个科技生态注入动能。因此眼下,科技板块的短期回调更像是长期布局的窗口期。落实到投资上,客官们都有哪些可选项呢?咱们接着奏乐,接着盘!
首先,如果要看芯片相关的投资标的,富二家旗下共有2只芯片主题ETF、1只布局科创板企业成长机遇的ETF。
科创综指ETF富国以上证科创板综合价格指数为跟踪标的,根据Wind三级行业分类,标的指数中半导体产品、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的权重分别为30.6%和7.8%,除此之外还有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科技成长行业,对科创板的刻画较为全面。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4-15;仅为节点数据,可能根据指数编制方案及市场情况发生调整。
另外,在主动权益基金方面,富二家也有不少产品对科技保持着关注。比如——
由徐智翔管理的富国匠心成长(019347/019348)和富国新材料新能源(009092/014243)
富国匠心成长2024年年报:持仓方向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和新消费领域。
富国新材料新能源2024年年报:主要仓位依然坚守在AI领域,特别是机器人板块,核心仓位集中到确定性较高的供应链公司,此外,算力从海外链切换到国产链,新能源则持有部分龙头和新技术方向持仓。
由孙权管理的富国新兴产业(001048/015686)
2024年年报:展望2025年,本产品继续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半导体行业。
由吴栋栋管理的富国新活力(004604/004605)
2024年年报:AI、电网、储能和风电产业链还将保持较高仓位配置,出口链也在积极寻找风险落地后的机会,并积极跟踪后续财政政策,寻找有望受益于财政发力的内需方向。
注:上述配置观点均来源于各基金2024年年报,时间截至2024年12月31日。
满满的工具箱已就位,欢迎客官们Mark!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且可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详细阅读产品法律文件,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投资者投资指数基金,请关注指数基金投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标的指数波动、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等。
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需谨慎。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