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眼中的内蒙古

2025年"五一"假期

著名学者蒙曼

以智者的敏锐与诗人的浪漫

解码草原深处的文明密码

让“北疆文化”

在社交平台刷屏出圈

且看蒙曼眼中的

内蒙古故事——


历史的温度


蒙曼在包头市固阳县怀朔古城遗址。

站在包头市固阳县怀朔古城的遗址上,蒙曼俯身拾起一枚莲花纹瓦当,指尖抚过凹凸的纹路。她指出其纹饰是北魏时期多元文化交融的缩影,在固阳天盛成秦长城遗址,蒙曼赞叹古人“利用天险、巧筑屏障”的建设智慧。

这片1500年前的军事要塞,在蒙曼眼中是诉说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史诗。

蒙曼在鄂尔多斯探访秦直道遗址。

而在鄂尔多斯秦直道遗址,蒙曼展现了学者的严谨。她追问考古人员“脚下是否确为秦直道”,最终释然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真相或许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面对蔡文姬是否嫁给左贤王的争议,她直言:“恐怕是左贤王身边一个没有名分的侍妾。”

文物的低语



蒙曼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馆接受记者采访。

在鄂尔多斯市博物院,蒙曼细致地观看每个展柜的器物,不时发出“真美”的赞叹声,当看到以金饰牌为灵感开发的文创产品,蒙曼感慨道:“在这些金灿灿的文物背后,还有比其更有价值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探究”。

参观结束时蒙曼教授深情表示:“鄂尔多斯真是一个宝藏之地,呼吁公众一定要到鄂尔多斯市博物院打卡,感受这里的文化气息。”通过她对文物细节的独到解读,生动呈现了鄂尔多斯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流动的史诗


蒙曼在包头市固阳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为游客签名。


包头固阳天盛成秦长城遗址,蒙曼面对沿山脊蜿蜒的片石城垣,读懂了先民“借天地之势,筑文明之屏”的智慧。她指向长城内外的岩画与障城遗迹:“烽燧狼烟记录着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碰撞,而关市陶片则见证茶马互市的共生。”在AR技术复原的“万人筑城”场景中,她感叹:“科技让封存的历史有了温度,让年轻一代触摸到文明的基因链。”

草原的约定


蒙曼的探访在内蒙古掀起文旅热潮,在各大平台,“跟着蒙曼读内蒙古”等话题和新闻登上热搜,而她与演员萨日娜的“草原之约”更添浪漫:两人将于今年6月份共游乌拉盖草原。

两人隔空相约。


当蒙曼站在呼和浩特白塔下讲述“穹庐顶承载的民族交融”,在昭君博物院解读“和亲背后的文明包容”,在塞上老街品味万里茶道的烟火气,人们读懂了她的话:“这里的每块砖石都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注脚。”“五一”期间,内蒙古接待游客1660万人次,文旅消费超118亿元,数据背后是文化认同的力量。


乌拉盖草原。


蒙曼说

“当我们读懂北疆

便读懂了何以中国”


这个夏天

何不追随她的脚步

来趟内蒙古

找寻自己的文化答案

监制:赵静

文案:张璐

素材来源:中新网 内蒙古日报 草原云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标签:历史   内蒙古   眼中   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   遗址   包头市   长城   草原   固阳   文化   直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