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近期在西班牙马德里进行了第四次谈判,双方不仅在谈判室里唇枪舌剑,场外也在各自斗法,但中方的做法显然更加高明。
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表示,经初步核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同时还违背2020年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时的反垄断审查约定,所以总局决定依法对其开展进一步调查。
消息刚出,美股盘前英伟达股价就直线下跌,跌幅一度超过2%,全球投资者的目光都紧紧锁在这件事上。
而短短不到24小时,还在马德里进行中美会谈的美国财长贝森特就当着记者的面公开抱怨,说中国选的调查时机太糟糕了。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关联?
时间回到2019年3月10日,那天英伟达和迈络思正式签署协议,英伟达计划收购迈络思全部股份,交易完成后,迈络思就成了英伟达的全资子公司。
当时的市场数据很直观,英伟达在全球和中国的GPU加速器市场份额都超过90%,迈络思在全球和中国的专用网络互联设备、高速以太网适配器市场,份额也突破50%。
两家行业头部企业合并,无疑会进一步巩固在半导体领域的优势地位,这立刻引起了全球反垄断执法机构的高度关注。
经过严谨的反垄断审查,2020年4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附加了多项限制性条件后批准了这笔交易。
但有要求,其中包括不能强制搭售产品、保证产品供应和技术支持不中断,还要定期向监管部门提交合规报告等。
可从2022年开始,英伟达的做法却渐渐偏离了当初的承诺。
它多次以美国政府扩大半导体出口管制为理由,陆续停止向中国市场供应多款GPU产品。
更让人在意的是,它还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强制客户搭售网络设备,拒绝向国产芯片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接口,这直接阻碍了中国芯片产业生态的正常发展。
今年7月3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因为H20算力芯片存在漏洞后门安全风险,专门约谈了英伟达,这也让其产品的安全问题彻底暴露在公众视野中。
其实早在2024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就已经对英伟达涉嫌违法的行为展开过立案调查。
今年9月15日启动的进一步调查,不过是对其持续违法行径的跟进处理,完全在情理之中。
而且,英伟达的垄断问题不只是中国关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采取了行动。
早在2023年9月,法国就最先对英伟达进行了突击检查,
经过近一年的调查,2024年6月法国发布初步调查报告,明确指出英伟达存在价格操控和限制竞争的问题,并在7月15日正式立案。
几乎同时,欧盟也开始对英伟达的捆绑销售行为展开评估;就连美国本土的司法部,也在2024年9月给英伟达发了传票,启动了反垄断调查程序。
现在全球AI算力需求越来越大,英伟达靠着高端GPU成了算力领域的“领头羊”,在AI芯片市场几乎处于垄断状态。
但它没有用这种优势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反而借此实施垄断行为。
从中国到欧洲,再到美国本土,这么多监管机构同时行动,足以说明英伟达的问题已经是全球共识。
中国这次调查,并不是单独针对它,而是顺应全球监管趋势,只是选择的时间点正好戳中了美方的关键利益,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再看时间线,中方选择这个时候调查,其实有很清晰的背景。
9月13日,美国商务部突然把23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出口限制清单,其中不少都是半导体领域的企业。
很明显,美国这是想沿用过去“先施压再谈判”的老办法,在中美经贸谈判前给中方制造压力。
但这次中国没有像以前那样被动应对,而是迅速做出了回应。
9月14日,中美第四轮经贸会谈在马德里举行,表面上看会场气氛平静,实际上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博弈一直没停。
到了9月15日,也就是会谈结束的第二天,中方就果断行动,市场监管总局宣布调查英伟达,同时还宣布对美国产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这一系列动作,不只是对美方出口限制的回应,更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中国在谈判中要的是平等地位,绝不会接受美方单方面的打压和霸凌。
美国财长的抱怨,本质上是没料到中方会这么快反击,打乱了他们原本的计划。
在这场芯片领域的博弈里,中国已经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出击,用实际行动告诉美方,想靠不正当手段占便宜,根本行不通。
从目前的影响来看,中国对英伟达的调查已经在资本市场产生了明显反应,美股盘前股价下跌超2%,市值一下子就蒸发了百亿美元。
要是最终认定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按照规定,它要面临上一年度中国市场销售额10%的罚款,要是情节严重,罚款还可能翻倍。
这不仅会让英伟达的财务状况受到重创,还有可能迫使它开放技术标准,打破它在AI芯片市场的垄断局面。
对中国来说,这也是推动国产芯片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
这些年,华为昇腾910B芯片已经在不少互联网大厂替代了英伟达的产品,寒武纪、海光等国产GPU企业也在快速迭代产品,国产芯片的替代能力越来越强。
这次调查能进一步加速国产芯片的应用,帮助中国构建更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生态。
说到底,中国对英伟达的调查,只是中美芯片博弈中的一个缩影。
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面对外部不合理的打压,我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态度会越来越坚定。
相信在未来,类似的合规审查可能还会增多,但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在坚守科技主权和法律尊严的同时,一步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站稳脚跟。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