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AI快速了解一个行业?你必须知道这3个工具

工作几十年,我接触过的创业者、管理者、企业家朋友,大多都很重视案头研究能力。也见过不少高手,调研能力堪称黑客级别。

调研里,除了实地考察、采访专家、提前测算,有一项性价比很高的任务,就是消化各行各业的研究报告。

但要么时间紧凑,要么深度不够。光是消化报告,都成了一件特别消耗资源的事情。

作为一名商业咨询顾问,大量阅读报告,已经内化成了我的工作习惯。

以往,我总是会攒一周报告,然后集中一天看完。

但这还是太占时间了。能不能从一天,压缩到一个午休就能完成呢?

你可能会觉得,我有点贪心了。但如果用上AI工具,就完全可以实现。

这两年,我特别热衷于钻研各种AI工具。

那些需要特殊门槛的国外AI应用,咱先按下不表。

今天,请原谅我非要拉着你,分享怎么用国产AI工具快速了解一个行业。

细节输入

如何快速、准确、深入地理解一份信息量巨大的专业报告?

关键就在于,别再读报告了。

大脑是用来记住关键体系的。案例和数据,则可以交给工具解读和储存。

但是关键体系,谁来提炼?像是豆包、夸克、Kimi等等应用,就可以扮演这样的一个角色。

这些AI工具,各有优势。用好了,就是你的随身咨询顾问。

比如豆包,它的几个功能,在消化报告的时候,好用到拍大腿:1)总结要点。2)翻译对照。3)划线提问。4)图片解说。

举个实操例子。

木头姐每年会出一份年度投资报告,我都会找来看看。

她的投资风格以押注高度创新的企业而闻名。看她的年度报告,有助于了解头部投资机构对科技的判断和看法,知道哪些科技企业对未来社会可能有极大影响。

这份报告,叫《BIG IDEAS 2025》,一共有148页。信息量极大。全英文。充斥专有名词。

读不完不说,还可能读完了,读不懂。最后啥也没进脑子。

怎么办?

先拖拽报告的PDF文件上传到豆包对话框,输入“详细总结这篇文档内容”,点回车。它会自动提炼中文要点。

快速搂一眼,就知道这份报告,主要可能会讲讲AI、比特币、机器人、稳定币、多组学技术、可再生能源这五个创新领域。

这样一看,你就知道,原来这份报告是讲AI、区块链、机器人、多组学测序、能源存储这5个创新领域的。

接着看看,这几个领域,有没有和你所在的行业相关?有没有你感兴趣的?然后,再去找到对应部分进行深入了解就好。

最上面的栏目里,有一个语言转换按钮,点击“开始翻译”。

(豆包传送门:https://www.doubao.com/chat/24009172345346)

豆包就会分屏,左边原文,右边中文。快速搂一眼标题和图表,你就能大概知道这份报告主要讲什么了。

(左边原文,右边翻译)

但,全文翻译后,你会发现有些地方翻译的不解其意,或者文字被遮挡了。

这时候,可以局部选择,然后让它再精细化处理。

比如生物医药的部分,有一段是这么说的:

The new systems are more physiological, scalable and capable of supporting higher-throughput testing.

“新系统更具生理性、可扩展性,并且能够支持更高通量的检测。”

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就看不懂了。

如果觉得是翻译问题,就可以点“翻译”。左边对话框就会单独显示它的翻译。并且在下面,跳出一些辅助你理解的话题。

如果挨个点开看后,还是云里雾里,那就点“解释”。它会把这一整句话拆开,一点一点跟你解释。看图。

另外,遇到不熟悉的专业术语,可以点“问问豆包”向它提问。

比如这个AlphaFold没有被翻译。它是什么意思?

点“问问豆包”,左边对话框就会集中在AlphaFold这个词上,等待你继续提问。比如说,我问它,AlphaFold是一种怎样的分子结构?

豆包回答如图。非常详细:

还有一个很好用的功能,就是读图。专业报告里往往有非常多的图表,看不明白的时候,就可以点击“截图提问”。

比如这张数字钱包在电商里的应用趋势图。让豆包“解释这张图片”,它会把图片里的核心观点、图表内容,全都清楚罗列出来。

是不是觉得这种解读报告的方式,就像有位咨询顾问坐在你对面,随时可以回答你的提问?

的确。用AI工具辅助报告的信息“输入”,能帮我们快速弥补知识结构上的不足,更全面地理解报告内容。

那,请允许我再贪心一点。AI工具能不能把“输出”工作也做了?

比如,你现在拿到一份报告,被要求产出一些可视化图表。

输出成品

用豆包细读没问题。但你或许也发现,如果让它一键生成思维导图、PPT之类的可视化内容,输出形式就非常简略,或者需要另外转换。

(豆包生成的思维导图。从属关系比较凌乱。)

如果你不想细读,就想看用图表总结好的要点。又或者你需要快速做一场行业汇报,想通过这个报告的信息来做思维导图和PPT。可以试试夸克。

比如,做思维导图。

重新回到首页,上传PDF,在对话框输入“请根据文件生成思维导图”,然后点回车:

它会在右侧迅速先生成一份AI总结,然后,点击“脑图生成”

你就会看到右侧它开始自动跑起来,把思维导图画出来。树状从属清晰,并且把每一个大类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好:

最终效果大概是这样,如果不满意,可以直接修改:

(图片可以上下滑动)

那如果想要PPT呢?

夸克浏览器的主页,就有一个“AI PPT”的选项。

点回形针,我们拿个行业报告举例子。比如艾瑞咨询出品的《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研究报告》。

(报告原本长这样)

点击AI PPT,然后把这份报告上传到夸克。如果有关于PPT的想法,可以在对话框里描述。

如果没什么想法,直接回车,它就开始自动生成大纲:

大纲完成后,你可以快速浏览一下顺序,还可以上下移动来调整。

调整完后,点击“生成完整PPT”,来看看初稿的效果:

已经可以直接拿去用了。但如果看到一些文字表达不准确,就点“编辑内容”,在内容大纲的部分,重新调整修改文字。

如果觉得背景设计不喜欢,也能直接更换模版,也就是主题风格:

字体大小等等格式都可以微调。如果拿不准怎么修改,还可以点对应区域,选择“AI润色”来给你灵感:

以及,对于某一页的图标、排布不满意,也能点击“更改样式”来进行修改:

直到这里,都不用打开任何一个PPT工具。基本上一个比较完备的PPT,就这样做好了。点击“下载PPT”就可以得到一份PPT成品了。

如果最开始就有想要制作的风格,可以在首页“模版库”先选择主题风格,再进行创作:

不过,夸克处理文件有大小限制,不能超过5m。比如前面木头姐的报告,就不能上传了:

像这种信息量巨大的报告,或者超级长文本的文档,可以交给Kimi先进行第一步的处理。

上传文件,在对话框输入“请根据这份文件,整理一个大纲。我需要根据这个大纲去制作PPT汇报。”

就会得到这样的内容:

这样,把信息精简化成大纲后,再来找夸克生成PPT或者思维导图,也是可以的。

所以,不同工具,各有优势。

当然,肯定有些我还没开发到的趁手功能。也欢迎你来评论区讨论、分享。

但要是你手头没有一份报告,还是想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怎么办?

试试去问DeepSeek。

从0发问

DeepSeek?就是今年爆火,然后动不动就“服务器繁忙”的那个?

是的。好在这个问题能解决,可以用其他应用接入DeepSeek。

就拿腾讯元宝来说。它接入的是DeepSeek的“满血版”功能一样强,而且稳定,关键还免费。腾讯替你买单了。

(记得切换成DeepSeek)

解决了服务器繁忙的问题,就可以展开拳脚提问了。尤其是“深度思考”模式,完全不需要复杂的提示词。越复杂,反而越限制它的发挥。

就把它当做一个咨询顾问,简洁、自然地提问就好。

嗯。用什么来给你举个例子呢?就拿奶茶来说吧。

这年头,但凡提到自己做点小生意,可能不少朋友都想过,不然就去开家奶茶店。但开店前,得做调研。

从头部利润看天花板和潜在风险,从行业平均看及格线。

先来看看及格线。

打开“深度思考”模式和“联网模式”后,你可以在对话框说:

“我想了解奶茶行业在中国一二三线城市的拓展情况。请帮我收集奶茶店在全国的普及率、相关政策变化,以及头部、腰部、底部不同层级的奶茶品牌的竞争情况。”

DeepSeek的回答,已经称得上是一份小型报告了。

它的思考过程完善了提示词。每一部分都用小标题做了总结,佐证的时候也有许多具体的数据信息,旁边就是引用链接,可以点开查看真实性。

(图片可以上下滑动)

接着,还可以让它继续做开奶茶店的风险评估:

“我需要对新人在一线城市(比如上海)开一家奶茶店做风险评估,重点关注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请结合头部品牌(比如刚IPO的霸王别姬)和行业平均水平做分析。”

(图片可以上下滑动)

同样,也是给了非常详细的报告。从行业总体情况开始,然后详细分析了新人开店的核心风险。

比如,一线城市单店头部品牌直营店的平均投入185万、加盟估计50到80万,行业平均回本周期是1.5到3年。是一个非常重的投入。又比如,因为2024年茶叶价格波动、租金昂贵,出现了闭店潮。

不仅分析,还给方案。还做了风险规避策略,最后给出了总结建议:

“一线城市奶茶创业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已逼近临界点,建议新人优先考虑社区轻资产模型(投资<30万元)或与成熟品牌合作代运营,而非独立开店。若坚持自营,需建立至少6个月的现金流缓冲池,并实时监控坪效(建议≥80元/㎡/天)。”

数据夯实,思考周全。怎么不是个随身的咨询顾问呢?

看到有网友留言,说:

“我每次快崩溃的时候,第一时间是去找豆包诉苦,然后找夸克拆解报告,找DeepSeek解决问题。”

就像是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相处久了,你就知道,遇到怎样的困难,可以去找怎样的AI。

随着AI应用开始普及,同时使用多个工具已经是职场人必备技能了。

欣赏大好春光的第一步,是穿上外套就出门。用好AI的第一步,始终是去开始用。

祝你,成为AI的老板。

观点 / 刘润 主笔 / 木言声 编辑 / 歌平 版面 / 黄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8

标签:科技   快速   工具   行业   报告   夸克   豆包   奶茶   对话框   大纲   思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