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4月28日,一场投资盛会,资本目光再度聚焦重庆。
“投行投重庆”知名投资机构与重庆市产业合作圆桌交流活动上,21家知名投资机构携64家优质企业高层来渝考察交流、开展投资,10个重点项目当天签约,总投资90亿元。
4月28日,“投行投重庆”—知名投资机构与重庆市产业合作圆桌交流活动举行。主办方供图
这场资本与地方产业的“双向奔赴”,不仅折射出重庆在国家战略中的独特地位,更揭示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这些资本与企业为何坚定选择重庆?其背后是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与创新生态的重构。
签约现场。主办方供图
01
国家战略+产业升级
双重“引力场”显磁吸效应
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重要的中心城市,重庆肩负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辐射带动西南腹地的时代使命,奋力以“一域之力”服务国家全局。
这对资本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首先,国家战略叠加赋能,重庆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坐拥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中心和中欧班列首发优势,既是“国内大循环”的西部枢纽,也是“国际循环”的关键节点。
数据显示,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193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超30%;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514个港口,中欧班列覆盖欧亚110个城市。
“放眼未来,重庆将在更大空间链接五洲四海。”市经济信息委二级巡视员陈建军说。
其次,产业底盘迭代升级。重庆靠工业立市,以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起家,如今正夯实产业底盘、重塑产业体系,推动新兴产业“快成林”、未来产业“快扎根”。
近年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加速构建,进一步强化了其产业基础;“416”科技创新驱动其破浪前行。
“重庆造”汽车的生产车间。赛力斯供图
目前,重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西部第1,正以智造脊梁托起中国工业新高度。这也正是投资机构与企业选择重庆的重要因素。
在上海合弘景晖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邱竹看来,“重庆的产业配套相当完善,且生物医药产业是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重点发展方向,与我们投资方向契合度较高”。
民康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长期从事糖尿病血糖检测的公司,此次来渝,则看重重庆在制造领域的优势,以及营商环境。董事长甘建民表示,计划在重庆落地,前期总投资大概在4亿元左右,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以及CGM产品带到重庆。
投资机构看好、被投企业相继落地,正是重庆产业升级吸引力的生动注脚。
02
集群生态+数智创新
合作空间广阔、机遇众多
从以前的单一项目,如今资本正转向产业生态赋能。
近年来,我市股权投资市场重心逐步向制造业集中,目前重庆投资活跃度排名前5的行业依次为计算机应用、机械制造、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汽车产业,合计占比达7成。
此次来渝的64家优质企业以及签约的10个项目,同样也是围绕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
比如重庆国际生物城与上海合弘景晖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签订QFLP基金项目落地协议;中银国际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东声(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东声工业视觉AI核心硬件及高端设备研发生产总部项目等。
“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生物医药和汽车等相关产业,这次带了10家客户来到重庆,希望借此机会持续跟进,与重庆达成合作。”北京义柏蔚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徐东林说。
优信集团希望在重庆建立二手车一站式工厂店式的自营大卖场,集团副总裁胡新涛表示:“重庆是汽车重镇,我们目前正跟一些区县接洽,希望找到合适的场地,尽快落地。”
“重庆造”天目一号气象星座11-14星发射升空。企业供图
交流会现场,市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斌也直接向投资机构、企业抛出“橄榄枝”:
——加强产业合作,为广大企业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优质的产业服务。比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可加大与重庆车企在关键零部件配套、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对接合作。
——参与国企并购重组,积极支持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开展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的资产收购,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更好地服务重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育优质企业,根据各投资机构诉求,梳理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推荐,并形成制度性安排,构建“需求对接-项目筛选-联合尽调-跟踪服务”的全流程工作机制,实现优质企业与资本高效链接。
——深化数智创新赋能发展,加速推进“天工焕新”行动计划,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资源,重庆正开辟“投资重庆就是投资未来”的广阔空间。
03
政策服务+营商环境
全周期服务筑牢投资信心
企业落户重庆只是起点,助力企业扎根发展才是关键。
“只要企业发展有潜力,政府政策就给力。”陈建军说。
重庆是我国6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和4个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备选样本城市之一,已与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
——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2800多项政务服务事项中,80%都可以“一网通办”。
——健全完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为上万家企业配备服务专员8000多名,“一对一”解决企业难题。
——大力支持制造业稳增长促转型提能级,发布35条“真金白银”政策措施,比如对集成电路制造、封测类企业投资项目,按不超过企业贷款已支付利息50%的比例,择优给予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支持。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重庆高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中信资本、复星国际等知名投资机构高层密集赴渝考察调研,促成多个重点项目落地。重庆凭借高效的政务服务和优良的营商环境,推动这些合作项目实现从签约到投产的全周期加速,形成“招引一个、落地一个、见效一个”的良性发展态势。
比如中信,去年11月,中信集团支持重庆举办德企重庆行活动,12个现场签约项目推进良好。其中,润信基金已顺利组建,并开始投资项目;埃斯维机床二期,已完成厂房设计,预计新建厂房1.1万平方米;华特动力“氢能产业”生态基地,已取得备案。
以此次活动为契机,重庆也将进一步打通投资机构与产业对接通道:分领域制定产业扶持政策,发挥好产业基金“杠杆效应”;建立项目建设“快速通道”和问题解决“绿色通道”,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通过“投行投重庆”平台,推动投资机构与重庆在产业合作、企业培育、服务落地等方面形成闭环,助力被投企业加快融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投行投重庆”不仅是一场资本与产业的对接会,更是重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包容生态促进合作共赢的缩影。在国家战略加持与资本力量推动下,这座内陆城市正以“硬科技”为引擎,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文 首席记者 董进/审核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