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与秋的缝隙里


夏日的余威尚在,而秋意已悄然潜行。

人们每每道是"一叶知秋",但在这时节,树叶仍是青的,蝉声也还响亮,只是偶尔在清晨或薄暮,有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凉意,这便是新秋了。

新秋其实算不得真正的秋天。日历上虽已立秋,太阳却还是夏天的太阳,照例将柏油路面烤得发烫,行人的影子短而浓,贴在脚下,像是被热气粘住了似的。


电风扇依然在转,卖西瓜的摊子生意也还兴隆,孩子们照旧跳进河里扑腾。若说有什么不同,不过是卖西瓜的汉子吆喝声中添了几分嘶哑,河里的水比先前凉了些许罢了。


街角的老槐树倒是先知先觉。它的叶子边缘已微微发黄,远看不显,近看却能发现那绿色中掺了淡黄,如同老人鬓角初生的白发。


树下常有落叶,一片两片,并不引人注目。清洁工扫去了,次日又有新的落下,如此往复,竟像是树与扫帚之间的一种默契游戏。

新秋的雨也与夏日不同。

夏雨倾盆,来去匆匆,颇有几分豪气;

而新秋的雨却细碎缠绵,下得人心里发毛。雨丝斜织在空中,沾衣不湿,却能让行人不知不觉中着了凉。

这时候,主妇们便翻箱倒柜,将压在柜底的薄外套取出,拍打一番,给上学的孩子套上。孩子每每嫌热,走不多远便脱下来搭在肩上,主妇见了,免不了一顿数落。

菜市场上的景象也悄然变化。

夏日里堆积如山的西瓜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青皮的梨和泛着霜的葡萄。卖菜的老妪在摊前支起小板凳,膝上盖着薄毯,一面招呼客人,一面打着毛线——是为冬天预备的。

主顾们挑拣着茄子、扁豆,嘴上却议论着"秋老虎"何时过去。偶有年轻人笑他们心急,他们便瞪眼道:"你们懂什么,节气不饶人的!"

新秋的夜晚最是分明。白日里积攒的热气渐渐散去,窗下虫声四起,却不再是夏夜的嘈杂,而是有节律的、近乎克制的鸣叫。


天上星星似乎比夏日更亮,月亮也显得更高远。老人们坐在院中摇扇,不再是为了驱暑,倒像是某种习惯性的动作。


他们望着天空,忽然叹道:"天凉了。"年轻人听了,只觉得好笑,明明日间还热得汗流浃背,何来"凉了"一说?殊不知老人皮肉已松,骨血已稀,对温度的变化格外敏感,他们的叹息里,实则是对自己生命的又一次觉察。

新秋便是这样,在夏的喧嚣与秋的肃杀之间,辟出一条窄路,悄然前行。

它不张扬,却也不容忽视;它像是季节更迭中的一个顿号,让万物在剧烈的变化前稍作喘息。

人们在这时节里,一面抱怨着残暑难耐,一面又不由自主地准备迎接秋天,心情颇为矛盾。

而新秋自己,大约也是矛盾的。

它既非夏,又非秋,在季节的序列中没有名分,只作为一个过渡而存在。

但世间万物,何尝不都是过渡?夏往秋来,生老病死,新秋不过是更明显地提醒我们这一点罢了。

天终究会凉的,人终究会老的。新秋站在季节的门槛上,既不催促,也不挽留,只是静静地见证这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9

标签:美文   西瓜   夏日   季节   河里   热气   时节   万物   行人   窄路   顿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