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竞争格局分析

头豹研究院:2025年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竞争格局分析

头豹研究院对于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的预测

2019年—2025年,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由0.81亿人民币元增长至14.74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62.27%。头豹研究院预计2026年—2028年,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由24.28亿人民币元增长至70.28亿人民币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70.12%。

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历史变化的原因如下:

六维力传感器的生产技术复杂,导致生产效率低,并且价格昂贵。

六维力传感器作为最高维度的力传感器,其生产技术相对复杂。这包括弹性体的制造与加工、应变片的贴片、检测等多个核心流程。这些流程需高精度的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增加生产的难度和成本。由于六维力传感器的高精度要求,其调试过程相对复杂且耗时,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这过程包括机械结构的调整、电气系统的校准以及软件算法的调试等多个环节。长时间的调试过程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此外,根据柯力传感2023年年报,传感器上游直接材料成本在产品营业成本中所占比重达73.62%,部分公司材料成本占比可达80%,特别是应变片的加工制造尤为关键且成本高昂。高昂的价格导致市场难以推广,因此难以生成规模化生产与销售。

力控算法等技术存在堵点。

力控算法是六维力传感器实现精准测量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由于力控算法的复杂性和高精度要求,中国在相关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堵点。其中解耦技术和六维联合加载检定技术难度高,需通过它们来进行解耦来提高精准度,存在一定技术壁垒并且设备研制存在门槛。这些技术瓶颈限制六维力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推广和规模化应用。因此前期技术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市场规模难以扩张,增速慢。

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

机器人市场发展向好,传感器市场迅速扩张。

随着中国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构建绿色及智能化工厂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带动工业机器人需求的稳步增长,预计其产量将以年均20%的速率持续扩张,至2028年有望实现86.4万台的产出规模。同时,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将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带来较大的增量。预计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将进入量产阶段,至2028年产量有望达到138.0万台,将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带来66.6亿元的增量。机器人市场的繁荣发展将推动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的扩大。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加持,鼓励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体系建设,促进六维力传感器生产与规模进一步扩大。

工信部多次颁布政策,其中政策之一提出要求补齐发展短板,发展核心元器件功能,提高性能和可靠性。这无疑将增强企业的信心,促使加大投入研发,扩大生产规模。同时,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多创新,多研发新技术,特别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政府支持创新活动,帮助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技术水平。鼓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一起合作,共享资源,快速把新技术变成实际的产品和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加大投入,扩大规模是行业的必然趋势。

经头豹研究院分析,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概况如下:

中国六维力传感器市场中,内资厂商份额占约30%。中国头部企业有宇立仪器,坤维科技,蓝点触控等。国际头部企业有ATI,Robotq等。国产厂商正在崛起,然而尽管中国市场竞争激烈,但整体上仍处于产业早期阶段,能够实现量产的企业较少,外资品牌仍占据主导地位。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前10家公司占据接近70%的市场份额。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呈现以下梯队情况:第一梯队公司有ATI、宇立仪器、鑫精诚、坤维科技等;第二梯队公司为蓝点触控、海伯森、柯力传感等;第三梯队有神源生、昊志机电、瑞尔特等。

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原因:

技术壁垒高,投入成本大,行业集中度高。

六维力传感器作为一种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测量设备,其生产技术难度较大,涉及材料科学、电子工程、精密制造等多个领域。技术实力强的企业能开发出更优越,精度更高的产品,从而占据市场的优势地位。如果有企业想要进入行业,需付出大量的投入与时间,行业技术壁垒高。市场上能够稳定生产高质量六维力传感器的企业数量有限,因此形成相对集中的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前10家公司占据接近70%的市场份额。

外企技术积累时间长,技术成熟,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品牌形象佳。

外资企业,尤其是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企业,在六维力传感器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这些企业往往在该领域有几十年的研发经验,掌握核心技术和专利,使得其产品性能稳定、可靠。由于外资品牌在技术、性能和服务方面的优势,外企生产的六维力传感器在中国市场也获得广泛的认可。部分企业在选择六维力传感器时,会优先考虑外资品牌。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中国和国际企业的竞争加剧,六维力传感器行业的竞争格局将持续演变,这种变化将体现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中国和国际企业竞争等多个方面,包括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和国际企业竞争激烈等整体趋势。

六维力矩传感器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随着人形机器人等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六维力传感器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将为中国厂商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智能制造、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对六维力传感器的需求日益增长。人形机器人需精确感知环境力信息以实现复杂的动作控制、平衡调节等任务,这直接促进六维力传感器市场的扩大。此外,随着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力传感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六维力传感器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武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行业发展要闻部分,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同比增长85.7%,预计2024年、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

企业竞争激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一方面,国际知名品牌凭借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持续推出高性能产品,保持其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在国产替代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品牌如宇立仪器、蓝点触控、坤维科技等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逐步缩小与国际品牌的差距,并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中国品牌的崛起加剧了六维力传感器行业的竞争态势。国际品牌为了保持市场地位,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而中国品牌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在特定领域或细分市场实现突破。这种竞争态势促进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不仅丰富市场选择,也促进行业内的良性竞争。国产厂商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扩大,逐渐形成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力矩   传感器   竞争   行业   人形   中国   机器人   格局   财经   市场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